谢缙
金飙初动蝉鸣歇,雨过轻凉散清樾。 注释:金秋的风刚起,知了叫声戛然而止,雨后空气变得清新凉爽。 赏析:此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秋风拂过,知了停止叫唤,雨过之后空气变得清凉宜人。 佳士研精不下帷,惊见素商隃八月。 注释:才华横溢的人沉浸学问,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那些埋头苦读、勤奋钻研的人的赞美。他们沉浸在学问中,仿佛时间在一瞬间就过去了。 林疏几净绝纤埃
《题医士景文伟秋林读书图》 疏峰澹秋色,远水涵晴旭。 梧篁迭映蔚,蒲苇相依绿。 幽人日无事,览赏澄心目。 手持轩岐书,步入松斋读。 时闻伊吾声,浪浪出林麓。 谁能悟摄生,寡嗜恒自足。 注释: 疏峰澹秋色,远水涵晴旭:稀疏的山峰被淡淡的秋色覆盖,远处的水面反射着晴朗的阳光。 梧篁迭映蔚,蒲苇相依绿:梧桐和竹子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片蔚然的景象;蒲苇互相依偎,呈现出一片绿色的生机。 幽人日无事
注释: 金飙散林樾,碧筱馀禽哢。 金风在树林中吹拂,碧绿的柳树梢上还有鸟儿的鸣声。 天净生岑迓,波澄镜湖空。 天空湛蓝,山峦倒映在湖面上,如同镜子一般清澈透明。 渺渺渚鸥前,渔艖夕阳送。 湖中小岛在远处模糊可见,夕阳下渔船摇曳着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诗句 1. 銮舆晓出都门外,狩猎平原为观稼。 - 注释:皇帝的马车早晨走出京城外,到野外进行狩猎并观看庄稼的生长情况。 - 赏析:描绘了皇帝清晨出行的盛大场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对农业的重视。 2. 千村鸡犬寂无声,万骑经过肃严戒。 - 注释:周围的村庄里,鸡鸣狗吠的声音都没有了,只有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让所有的人感到警觉并保持肃静。 - 赏析:通过对比强调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和寂静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五年(746)冬,当时诗人客居洛阳,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 首联写诗人在友人处饮酒归来的情景。“有客”即诗人的友人;“招暮饮”是说傍晚时朋友相邀饮酒。“值我出未归”是说诗人出门后还没有回来。“暮”、“未”二字,表明时间之迟延。诗人从“有客招暮饮”到“出未归”,表现了诗人对酒情之深和对朋友的依恋。 颔联写诗人久等不归,只好自己扫门而入。“剪烛频光辉”是说蜡烛被多次点燃
【题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白鸥”为中心意象,描绘了一幅水乡的春景图。诗中通过白鸥、云峰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注释】 1. 湖山胜概图:指画中的湖泊和山峦美景。 2. 春深: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3. 碧如天:湖水清澈碧绿,仿佛映衬出天空的颜色。 4. 雨后:雨过之后。 5. 云峰:指山上的云雾缭绕的山峰。 6. 翠作钿:用翠绿色点缀如珠宝般美丽的画面。
诗意与翻译: 1. 蒹葭渺无际,远水接平川。 - 注释:“蒹葭”是芦苇,“渺无际”意味着广阔无边;“远水”指的是远处的水面;“接平川”形容河水与平原相连。 - 译文:芦苇生长得非常茂盛,没有边界,远处的水波与平地相接。 2. 闲云曳归鸟,影落镜中天。 - 注释:“闲云”是指飘浮的云朵;“曳”意为拖着;“归鸟”指归来的鸟儿;“镜中天”形象地描写了天空在水面上的倒影。 - 译文
雪中喜周助教张校书誉同访 羁人兀坐空斋晓,雪花扑帘正缭绕。 忽惊骑从隘荆扉,恍若群仙下蓬岛。 入门和气盎如春,满座寒威顿除扫。 相延茗话故迟迟,旋置杯盘陈草草。 举酒高歌白苎辞,未醉情怀即倾倒。 却笑舟中王子猷,不见山阴戴安道。 注释: 1. 羁人:被贬谪的官员或失意的人。兀坐:独自坐着。空斋:空空荡荡的书房。晓:天亮时。2. 忽惊:忽然感到惊喜。3. 隘荆扉:关闭着门。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4
《游天池访恺上人不遇》的诗句及译文如下: 1. 山中夏将半,嘉树敷阴重。 - 注释:山中的夏天将近过半,茂盛的树木繁茂地生长着,为山林增添了一片绿荫。 2. 闲携绿玉杖,拄到青莲峰。 - 注释:我悠闲地拿着绿色的玉石拐杖,走到青莲峰去。 3. 苔径少行客,惟有旧游踪。 - 注释:石路上行人很少,只有一些旧时的踪迹可寻。 4. 临池涤烦襟,万壑来松风。 - 注释:我在池塘边洗去烦恼和忧愁
横塘深趣 周郎旧业横塘东,山明水秀清无穷。 轩窗景致四时在,佳趣不与寻常同。 烟霞缥缈成林壑,竹树萦迂带村落。 山寺钟来近上方,石桥路转通新郭。 日午汀洲花尽开,人家临水半楼台。 画船载酒春趁客,时拥笙歌水上来。 高堂永昼帘齐卷,阑外风微柳垂软。 开庭千顷绿阴浓,隔墅一声黄鸟啭。 谁能高遁老江乡,琴书终岁乐徜徉。 阴阴门巷连桑柘,漠漠湖田移稻粱。 注释 - 周郎旧业:指周朝的江山或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