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这首诗的作者是徐渭,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而著称,善于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徐翁住近万安山,结茅数椽临翠湾。 2. 良田一望知几亩,茫茫远接太湖间。 3. 清晨荷锸戴经去,岸草垂垂未晞露。 4. 再耕再读神忘疲,几度归来日将暮。 5. 迩年渐觉筋力疏,课子耕耘仍读书。 6. 桑麻绕舍供蚕绩,禾黍登场收岁租。 7.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彦行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琴月、石坛露湿、仙人独抱玉壶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石坛露湿参差桂”描绘了一幅秋日石坛上露水沾湿的景象,参差的桂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里的“石坛”可能是指一种高耸的山岩或平台,而“桂”则是指桂花,这两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露湿”一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这首诗是范成大为吴中画家范孟迪所作的。范孟迪擅长画山水,被誉为“黄鹤山人”,他的画作深受后人喜爱。而范孟迪仙逝后,其作品无人再续,使得他的画艺显得更加珍贵。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画诗梦想,如今却两手空空,只能空嗟咨。他与范孟迪的关系深厚,曾经索求过范孟迪作画,但至今未能得到。今年他来到金陵,再次请求范孟迪为他画一幅山水图,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 整首诗以诗人的回忆和感慨为主线
【诗句释义与译文】 少年作客金陵游,曾向秦淮夜泊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离开家乡到金陵(今南京)的游历经历。他曾经在秦淮河畔夜泊船只,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舟中明月窥人入,沙际寒烟贴水浮。 在船上,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仿佛有月亮窥探着屋内的人。而在船边的沙地上,寒意的烟雾轻轻漂浮,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 此时孤坐心悽恻,对月思家眠未得。 此刻,诗人独自坐在船上,心情凄凉,无法入睡
【解析】 “水田高下秧针绿,桑暗不闻鸣布谷。”这两句的意思是:水田中稻苗长势喜人,高高低低一片嫩绿;桑树林里,蚕儿们静静地吐丝,却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家家牛闲僮亦闲,尽向村前来放牧。”这两句的意思是:家家牛悠闲自在,小童也闲适无事,都来到村里来放牧。 【答案】 译文:水田中稻苗长势喜人,高高低低一片嫩绿;桑树林里,蚕儿们静静地吐丝,却听不到布谷鸟的叫声。家家牛悠闲自在,小童也闲适无事
注释: 1. 君住盘阳古庙湾:你居住在盘阳(地名,今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的古庙湾。 2. 缙居西郭虎丘山:我居住在南京城西的虎丘山。 3. 声迹远去无十里:你的名声和足迹已经远扬,即使相隔十里也难分彼此。 4. 髫龀即与相往还:你的孩子还在幼年时期,我们就经常在一起交往。 5. 君尝筮仕居清职:你曾经在仕途上担任过清廉的官职。 6. 我后例迁来上国:我后来按规定迁到了京城。 7. 家山别去同几秋
【注释】 朱雀桥:在今南京市南。 唯夸:只有。王谢:指晋代的王导、谢安。 骄骢络绎:形容行人车马众多。 飞燕:即燕子,这里用来形容飞舞的彩云或飞花。 何当重向巷南醉:哪能再像当年一样,在巷南喝酒欢聚。 鲁阳戈:传说中能挥作太阳的一把宝戈,这里指宝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全诗意境明快而清丽,色彩绚丽多彩,语言生动优美,富有音乐感。
【解析】 题画: 石林雨歇烟岚重,溪涧风回水纹动。 伫看亭上坐幽人,仿佛君家贤伯仲。 伯氏焚香对简编,仲氏整襟听讲诵。 长时有客招丝桐,更与闲边作清弄。 译文: 石林雨歇烟岚重,溪涧风回水纹动。 伫看亭上坐幽人,仿佛君家贤伯仲。 伯氏焚香对简编,仲氏整襟听讲诵。 长时有客招丝桐,更与闲边作清弄。 赏析: 此诗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又是一幅精美的人物画。诗人用“石林雨歇烟岚重”来写山景,以浓墨点染
【注释】 宴酣:宴会畅饮。执子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亲切。征书天上来:指从天上传来的征召信。征,征召;书,书信。端简朝明光:端庄、简静,在朝廷上显赫。去去:一去,即离开。秉心惟忠良:保持心志只有忠诚善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一位名叫元宗的陈国主事。元宗渔洲雅集诗用秋来凫雁下方塘元韵其六 宴酣执子手,问子之何方?徵书天上来,端简朝明光。去去各努力,秉心惟忠良。
【注释】 1. 凝香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为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处。2. 耆英会:古代选拔德高望重的人参加的宴会,后泛指文人雅集。3. 莲漏:古代计时器,以漏壶滴水计时,用莲叶承水制成。4. 蝙鼎:铜铸的大鼎。5. 东风:春风。6. 绣帘:精美的刺绣窗帘。7. 云母晴烘影:云母在晴天下反射阳光形成明亮的影像。8. 枕还欹:枕头歪斜。9. 午篆:即午时,中午时分,这里指日中。10. 屏山:屏风上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