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坛露湿参差桂,金粟凝香秋欲坠。
仙人独抱玉壶冰,忘坐凉茵翠莎地。
启囊促软膝上招,素商绕指风泠泠。
姮娥久居东海底,聆音瞬息来青冥。
寒兔停舂耳倾倒,蟾蜍睛炯光相射。
万籁无声声愈清,九天一扫云潜迹。
弦润徽寒灏气浓,心神融会广庭中。
夜深曲尽振衣起,俯视八极尘氛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彦行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琴月、石坛露湿、仙人独抱玉壶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石坛露湿参差桂”描绘了一幅秋日石坛上露水沾湿的景象,参差的桂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里的“石坛”可能是指一种高耸的山岩或平台,而“桂”则是指桂花,这两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露湿”一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给人以时间流转的感觉。
“金粟凝香秋欲坠”通过金粟和秋意两个元素,进一步渲染了一种秋天的氛围。这里的“金粟”可能是指在阳光照射下,桂花的花朵如同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而“凝香”则是指桂花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感觉。“秋欲坠”则是在形容秋风的威力,它似乎要将整个秋天都吹落。这里的“秋”不仅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秋天,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衰老和消逝。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通过描绘仙人独自抱着玉壶冰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这里的“仙人”可能是指一位修行者或者智者,而“玉壶冰”则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制成的杯子,象征着纯洁和坚韧。仙人独自抱着玉壶冰,仿佛是在坚守着一种信念和理想,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忘坐凉茵翠莎地”,这句诗描绘了仙人在清凉的环境中静静地坐着,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凉茵”和“翠莎”都是形容草地的颜色和质感,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而“忘坐”则表达了仙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然,他不再为尘世的纷扰所困扰,而是选择在这里静静地休息和思考。
“启囊促软膝上招”,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打开药囊,用温柔的动作招呼仙人的情景。这里的“启囊”是指打开药囊的动作,而“促软膝上招”则是一种非常亲近和礼貌的问候方式。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与隐士之间的交往,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素商绕指风泠泠”,这句诗通过描写风声和手指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定。这里的“素商”可能是指一种乐器的名称,而“风泠泠”则是形容风声轻柔而悠扬的声音。这种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让人感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姮娥久居东海底,聆音瞬息来青冥”,这句诗通过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神秘的向往。这里的“姮娥”是指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嫦娥,她居住在东海边。而“聆音瞬息来青冥”则描述了嫦娥聆听音乐的情景,仿佛是一瞬间就来到了遥远的天空。这里暗示了音乐的力量和美丽,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连接着现实与梦幻。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通过对不同事物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哲学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