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注释】 南宫:即翰林学士院,唐时为学士官署。黄少府:即黄裳。 采石: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元史》卷七五《地理志》载:“采石山,在江宁府东。”牛渚:《一统志》卷三九“牛渚”条载:“牛渚,在江宁府西南七十里。”凤台:古台名。 海门:在今江苏南通市东北。《元史·地理志》载:“海门镇在江阴县南一百里。”潮头急、烟岛红拖雨脚收:都是写水势之猛急和江天相接的景色。 濯缨袂:濯,洗;缨,帽带;袂,衣袖
【注释】: 将归海上辱群公相送至龙津:将回返家乡,却因有众公卿的饯别而受宠辱,相送到龙津(今广东中山市)去。辱:屈辱、受宠辱。龙津:指珠江口外的南海中龙穴所出之水。唐时以龙穴为名胜之地。此处泛指广州。 百尺云帆挂海霞:百尺高高的云帆高挂在海上的霞光里。 劳君相送到天涯:让你劳烦相送,一直送到了天涯(即天边的极远之处)。 重来应恐清秋晚:如果再回来,恐怕是到了深秋时节。 落尽清香桂子花
寄逸人高漫士 独倚城南百丈阑,粤乡秋思浩漫漫。 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 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 龙门别墅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思浩漫漫”、“残照”、“早寒”等,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注释】 逆旅:旅店。闻:听到。 练瀑:瀑布。练:白色绸缎,形容瀑布水势高而急。飞泉:奔流的泉水。作雨声:形容水声像雨点打在石头上,清脆有韵律。楼虚月白:月光下,楼阁显得空荡而幽暗。旅魂惊:旅人魂魄为之震惊。 相思:想念之情。不道:不说。归梦:回家的梦。自是:自然如此。离人:离别的人。 【译文】 听到客栈里传来的水声如瀑布飞泻,如同雨声一样清脆有韵律,使旅人在月光下感到楼阁空虚
舍人退食写闲情,公子开椷玉雪清。 曾向凤池同夜直,掖垣梧竹总秋声。 注释与赏析: - 舍人退食写闲情:指诗人在休息时写下自己的闲适之情。 - 公子开椷玉雪清:形容公子的风度如玉般洁白清新。 - 曾向凤池同夜直:表示曾经与公子一同在宫廷中值夜班,共度时光。 - 掖垣梧竹总秋声:指的是皇宫内梧桐和竹子发出的秋天声音,象征着宫中的宁静和美好环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休息时间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句“衮衮黄河天上来”,意思是黄河的水波滚滚,好像从天上流淌下来。第二句“茂陵底事望蓬莱”,意思是为何要在茂陵(汉代皇帝的陵墓)上眺望蓬莱(传说中的仙山)。第三句“早知转望乘槎便”,意思是如果我早点知道要乘坐木筏去蓬莱的话,就不会白白地建造了百尺高台。 译文: 黄河的水波滚滚,仿佛从天空流下,为何要在茂陵上眺望仙山蓬莱?如果能早些知道要去乘木筏,就不必再建这百尺高的通天台了。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云帆秋晚过垂虹”: 描述一个场景,即在秋天傍晚,一艘云彩做成的船(帆)驶过吴江的垂虹桥。这里的“云帆”可能寓意着天空中的云朵,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而“秋晚”则描绘了时间是傍晚时分,景色和气氛都显得格外优美。 - 注释: 垂虹桥 - 古代著名的桥梁,连接两岸,象征两地间的联系。 2. “落日鲸波动远风”: 这句诗通过“落日”和“鲸波”两个元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时,注意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前山树暗月胧胧”,意思是:天还没有亮,山前树木朦朦胧胧的,月亮也隐没在山后了。前一句写远望,描写了一幅静夜初晓、月上东山的画面;第二句是近景,写马色鸡声,点明时间是清晨。 “马色鸡声共晓风”,意思是:马儿嘶叫,鸡儿啼鸣,都融入了早晨的清风中。 “不为逢秋多感慨”,意思是:我之所以没有因秋天到来而感伤
下山寻朱继 携琴载酒远寻君,石径人稀半夕曛。 注释:带着琴和酒,远远地寻找你,山路上人迹稀少,只有黄昏的微光。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译文:我带着琴,提着酒,在山路上寻找你,只留下一个人影和夕阳下的微光。 2. 纵醉也须上山去 注释:即使喝醉了,也要上山去找你。 译文:即使喝醉了,也要上山去找你。 3. 莫教闲却半床云 注释
注释:在梦中漫游,天花小院敞开云屏,鹊鸟散去星光点缀着客人的星,想要识别离别的思绪多么苦楚,傍晚山峰长学黛眉青色。 赏析:这是一首写梦境中游历仙山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首句“天葩小院敞云屏”,以天花为喻,形容庭院之美,云屏则象征着仙境。接着“鹊散星河逗客星”,描绘出一幅鹊鸟纷飞,星光闪烁的美丽画面,而“逗客星”则暗示了离别之情。后两句“欲识别来离思苦,晚峰长学黛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