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雪夜张尚书招饮以事不赴》。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南宫儤直雪晴时,冻雀无声隐竹埤。 - 南宫:指代某个高级官职所在地,可能是作者的所在或曾经任职之处。 - 儤直:古代的一种制度,官员在规定的时辰内必须到官署值班。 - 雪晴时:指下雪后的晴朗天气。 - 冻雀无声:形容冬天寒冷,连鸟雀也停止了叫唤。 - 隐竹埤:指隐蔽在竹林中的小屋或平台。 2. 贳酒暂同寒夜饮
【注释】 淮水:指淮河。渔舫:渔船。古寺:古寺庙。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江陵期间,是一首纪游之作。全诗描写夜泊淮阴时所见景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的首、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五、六句又以“闻”与“观”来表现;末两句由景及情。 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泊舟淮水次”一句写出了自己的行踪。“津树暗萧萧”一句写自己的所见,“津”即渡口,“树”是树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征书后呈冶城同志”:指诗人接到了朝廷的征兵文书后,向冶城友人告别。青门,即长安南面的城门,是当时京城长安通往郊区的要道。紫陌,指京城郊外的大道。鸣珂,指车马的铃声。野兴看山尽:野外的兴致,看那山连山,看不到尽头。中酒过:喝酒到微醉为止。同心难契阔:心意相通,却难以长聚。失路易蹉跎:走错道路很容易耽误时间。幽期:约定的朋友相聚之约
【注释】 凌霄台:高台。唐宋时,登临高台以观景、赏月之风甚盛。 逸兴:超俗的兴致。 赋:这里指诗歌。 开:开阔。 秋阴:秋天的阴暗。日:太阳。去:消失。 雁影带寒来:雁群飞过天空,影子映在地面上,给人带来寒意。 衡宇:屋檐。衡,横的意思,引申为屋檐。衡宇,即屋檐。门:指韩玄的门。 松门掩绿苔:松树的门掩住了绿色的苔藓,比喻隐士的住所。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同游凌霄台而作
【诗句释义】 1. “我忆巴东客” :我怀念在巴东的故人。 2. “长为江上吟” :一直在江边吟唱。 3. “楚云将夜梦” :楚国的天空中,夜晚的云仿佛是我在梦里见到的景象。 4. “湘月寄愁心” :湘江上的月亮似乎在寄托我的忧愁之情。 5. “落日青枫树” :落日映照下,枫树显得格外醒目。 6. “秋风白帝砧” :秋风中,白帝山的风铃声声入耳。 7. “遥传一纸泪,读罢想沾襟”
【注释】 共:一起 向:面对 别:送别 永夜吟:长夜不寐,吟诵 沧海去:指一竿长竹,沧海指大海 千里白鸥心:指千里之外有一只白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迟:晚 寄徽音:寄信。徽音:书信的音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龙秀才在月夜中离别时所作。 “共向孤城别”,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即在月夜下,与龙秀才相别的场景。“孤城”,是指一座没有邻居的城池,诗人用“孤城”来描绘当时的情景
注释: 1. 送殷秀才之武功:殷秀才即将前往武功。 2. 远行役:指殷秀才要去远方服兵役。 3. 觐省入西秦:在西秦朝见皇帝,表示对国家的忠诚。 4. 五月台江水:五月的台江水波涛汹涌。 5. 孤舟去国人:殷秀才乘着一只小船离开国家。 6. 苍山低戍垒:苍山的山脚下是军营,显得十分荒凉。 7. 野日暗行尘:田野上的太阳被尘土遮挡,显得很暗淡。 8. 无限同游意:殷秀才与诗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注释】玉关:泛指边关。秋信早:秋天的使者来报,战事将起的消息早到。授:赐给。征衣:出征时所穿戴的衣服,也指战袍、军服。王者:指帝王。应:应该。无敌:无所畏惧,没有对手。胡尘: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五道:这里指黄河、淮河、长江、济水、汝水等。羽书:古时军中文书,用鸟羽写成的紧急文书。晚:傍晚。笳声发:指傍晚时分响起号角的声音。将军:古代对统兵将领的尊称。射猎:打猎。 【赏析】《出塞曲四首》
注释 - 留别蔡秀才原: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离别之情。 - 别离无远近:表示不论彼此距离有多远,都要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 暂去亦伤神:虽然暂时离开,但也会让人感到悲伤和失落。 - 正是千山雪:描绘了一幅大雪覆盖的山景,强调了离别时的寒冷和孤独。 - 谁悲独往人:询问是谁感到悲伤,暗示着离别带来的孤独感。 - 江空螺女夜:夜晚江面空旷,如同螺女的舞蹈,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 -
【注释】 游楼云湖禅室赠日东圭上人得心字:在云湖的禅室里与日东圭上人(名不详)相会,得到“心”三个字。 东海到来日: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西山始布金: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出现金色的光辉。 构云天路:架起一座云彩般的桥梁通往天门,指登高远眺。 标月夜湖心:把月亮作为目标,在湖中寻找,即寻月。 求偈逢樵客,忘机狎野禽:向打柴的僧人讨教佛法,与山林中的鸟兽为伍。 寥寥尘想绝:形容心境超脱,与尘世断绝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