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向孤城别,愁为永夜吟。
一竿沧海去,千里白鸥心。
短发秋同老,清樽月共斟。
冶城多酒伴,迟尔寄徽音。
【注释】
共:一起
向:面对
别:送别
永夜吟:长夜不寐,吟诵
沧海去:指一竿长竹,沧海指大海
千里白鸥心:指千里之外有一只白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迟:晚
寄徽音:寄信。徽音:书信的音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龙秀才在月夜中离别时所作。
“共向孤城别”,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即在月夜下,与龙秀才相别的场景。“孤城”,是指一座没有邻居的城池,诗人用“孤城”来描绘当时的情景,既突出了送别的环境,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愁为永夜吟”,颔联紧承首联,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引起的愁绪。这里所说的“永夜”,是指深夜,诗人因离别而感到孤独和寂寞,因此长夜难寐,吟诵着离愁别绪。“永夜”,指的是深夜,表示夜晚的时间长久;“吟”,在这里指的是吟诗。诗人在深夜中吟诵着离愁别绪,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一竿沧海去,千里白鸥心。”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下与友人分别时的心境。诗人将一竿长竹比作沧海,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将千里之外的白鸥比喻为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沧海”和“白鸥”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它们分别代表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尾联“冶城多酒伴,迟尔寄徽音”,尾联则是写诗人与龙秀才分别后的生活。尾联中的“冶城”是一个地名,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城市。在这里,诗人用“冶城”来比喻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示自己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里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尽管生活看似平静,但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忧虑和不安来源于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牵挂,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变故的恐惧。因此,他希望早日得到消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里的“寄徽音”指的是寄信。诗人希望能够通过信件传递自己的思念和关切,让远在他乡的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牵挂。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回信,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情况,从而减轻自己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龙秀才在月夜下的离别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