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秋信早,未雪授征衣。
王者应无敌,胡尘不敢飞。
三河兵气盛,五道羽书稀。
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

【注释】玉关:泛指边关。秋信早:秋天的使者来报,战事将起的消息早到。授:赐给。征衣:出征时所穿戴的衣服,也指战袍、军服。王者:指帝王。应:应该。无敌:无所畏惧,没有对手。胡尘: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五道:这里指黄河、淮河、长江、济水、汝水等。羽书:古时军中文书,用鸟羽写成的紧急文书。晚:傍晚。笳声发:指傍晚时分响起号角的声音。将军:古代对统兵将领的尊称。射猎:打猎。

【赏析】《出塞曲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描绘边疆战士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全诗四首,每首都写一位战士。前两首都写戍卒们盼望春天早日到来,希望在春雪融化之后能穿上新衣服上前线杀敌。第三首写戍卒们看到黄河、淮河一带战鼓频敲,士气高涨,敌人不敢妄动。而自己则日夜盼望着战争结束,早日回家过和平生活。最后两首写将士们日暮时分还不忘操练,晚上还进行射箭狩猎活动。

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戍卒们盼望春天早日到来,希望在春雪融化之后能穿上新衣服上前线杀敌。诗的开头两句“玉关秋信早,未雪授征衣”,就写出了士兵们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王者应无敌,胡尘不敢飞”一句,表达了戍卒们的心愿和自信:我们的军队威武无比,敌人再也不敢妄动了。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战士们对春天的盼望,也写出了他们对于胜利的自信。这种信心来自于军队的强大和领导者的英明。

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戍卒们看到黄河、淮河一带战鼓频敲,士气高涨,敌人不敢妄动。而自己则日夜盼望着战争结束,早日回家过和平生活。诗的中间两句“三河兵气盛,五道羽书稀”,就写出了这一情景:三河地区的战火纷飞,烽火连天,但是敌人的援军却迟迟不来;而我们的援军却络绎不绝,消息频频传来。这就更加坚定了戍卒们必胜的信念。最后两句“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则描绘了将士们战斗之后的休闲生活:傍晚时分响起了号角声,这是战士们在等待命令;而到了晚上,他们又进行了射箭狩猎活动,这是他们在放松身心。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戍卒们在战斗之后的休息,也写出了他们对于未来的期待。

第三首:这首诗描述的是戍卒们日暮时分还不忘操练,晚上还进行射箭狩猎活动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就写出了将士们白天的战斗生活;“日晚笳声发”一句,写出了夜晚的到来;“将军射猎归”一句,则写出了战士们在战斗之后回到家中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战士们的战斗生活,也写出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第四首:这首诗也是写戍卒们的日常生活。诗的开头两句“三河兵气盛,五道羽书稀”,“三河”指的是黄河、淮河、长江一线以东的地区,“五道”则是指黄河、淮河、长江一线以西的地区。这里的“羽书”就是战报的意思。这两句就写出了这些地区战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情景;而“羽书稀”则表示敌人的援军已经赶到,不能再发动攻击了。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也表达了戍卒们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第五首:这首诗也是写戍卒们的日常生活。诗的开头两句“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日晚”表示时间已经不早,而“笳声发”则表示号角声已经响起;“将军射猎归”则表明这是一场狩猎活动。这两句诗就写出了将士们白天的战斗生活;而后面的“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一句则写出了夜晚的到来;“晚”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战士们的战斗生活,也写出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