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初税驾,紫陌罢鸣珂。
野兴看山尽,花时中酒过。
同心难契阔,失路易蹉跎。
又欲羁尘绶,幽期可奈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征书后呈冶城同志”:指诗人接到了朝廷的征兵文书后,向冶城友人告别。青门,即长安南面的城门,是当时京城长安通往郊区的要道。紫陌,指京城郊外的大道。鸣珂,指车马的铃声。野兴看山尽:野外的兴致,看那山连山,看不到尽头。中酒过:喝酒到微醉为止。同心难契阔:心意相通,却难以长聚。失路易蹉跎:走错道路很容易耽误时间。幽期:约定的朋友相聚之约。羁尘绶:指受朝廷征召去前线服役。羁旅,指旅途中的漂泊生活。幽期可奈何:约定的朋友相聚之约,又怎么能实现呢?赏析: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公元745年),当时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而得罪肃宗,被贬为夜郎(贵州今地)尉,这首诗就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给从长安来送别的朋友的。

【答案】

①首联:“青门初税驾”,写诗人接到出征令后,辞别长安(青门),踏上征途的情状。青门,长安城南门,是当时的都

市出入处,也是长安与郊野交通的必经之路。这里用“初”字点出诗人出发时心情的轻松愉快。税驾,古代官吏出行前要上朝

禀报行期并缴纳车马,这里泛指辞官离京。②颔联:“紫陌罢鸣珂”,写诗人在郊外的路上,看到连绵不绝的青山,听到车轮声

声不断,感到一种空旷寂寥之感。紫陌,京城郊外的小路,这里用来比喻路途遥远。③颈联:“野兴看山尽”句,写诗人在山

野间纵情赏玩自然景物;“花时中酒过”句,写诗人在山野间饮酒赏春,陶醉其中。中酒,喝得酩酊大醉。④尾联:“同心难契阔”

,写诗人和友人虽心意相合但难得相聚;“失路易蹉跎”,写由于命运多舛,使诗人和朋友失散分离。失路,失掉道路或失去朋友

。⑤末联:“又欲羁尘绶”,写诗人又要去当一个受官府征调、身不由己的人。“幽期可奈何”,写诗人对与友人重聚的希望很渺茫

指与朋友相聚的时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