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淮水次,津树暗萧萧。
远火明渔舫,长吟倚客箫。
夜钟闻古寺,寒月照归潮。
莫近啼猿处,愁多梦更遥。
【注释】
淮水:指淮河。渔舫:渔船。古寺:古寺庙。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江陵期间,是一首纪游之作。全诗描写夜泊淮阴时所见景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的首、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五、六句又以“闻”与“观”来表现;末两句由景及情。
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泊舟淮水次”一句写出了自己的行踪。“津树暗萧萧”一句写自己的所见,“津”即渡口,“树”是树木。这一句中“津树”二字点明了诗人是在淮河边的渡口停泊,“暗萧萧”三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夜色之浓,寒风之紧,从而为后面对“远火”、“长吟”的描写作了铺垫。“远火”句写远处灯火闪烁,烘托出船上渔人的忙碌景象。
颔联承上启下,由写景转为抒情。“远火明渔舫”,是诗人所见,“长吟倚客箫”是诗人所闻。这两句中,“长吟”、“倚客箫”都含有诗人自己的感情在内,“长吟倚客箫”一句还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远火”句中的“明”字和“长吟”句中的“倚”字,都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颈联写景,也是写情。“闻钟”是闻钟声,“见月”是见月光,两句互文见义,将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表现出诗人在夜晚的所见所闻。这里既有自然景象,又有人文景观,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尾联由景及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莫近啼猿处”,是说不要靠近那猿啼声最凄厉的地方;“愁多梦更遥”,是说忧愁之多,以致梦中都感到遥远难辨。这两句是诗人的自白,表明他之所以忧愁,是因为思念故园和亲人,而这种忧愁又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梦境。
这首诗写得简洁明快,不事雕琢,却能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中的“泊舟”“听钟”“望月”“闻猿”“倚箫”等词语都十分传神,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此外,诗中也不乏警策之语,如“莫近啼猿处”一句,就很有分量,它不仅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且也表现了他对猿声的厌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