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钟鸣玉殿开,千官步辇出蓬莱。
已教旭日催龙驭,更借春流泛羽杯。
堤柳欲眠莺唤起,宫花乍落鸟衔来。
宸游好续箫《韶》奏,京国于今有凤台。

【注释】

东苑:指洛阳东面皇家园林。长乐钟:唐宫中的乐器,钟声可传很远。开:打开门楼。千官:指文武百官。辇:皇帝的车驾。蓬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龙驭:帝王的车驾。已教:已让。旭日:太阳。催:催促。龙驭:帝王的车驾。更借:再借用。春流:春天的水。泛羽杯:用羽毛制成的酒杯盛酒。堤柳:河堤上的柳树。欲眠:将要入睡的样子。莺:黄鹂。唤起:叫醒。宫花:皇宫里的花朵。乍落:刚刚落下。鸟衔来:鸟儿衔着送来。宸游好续箫韶奏:宸,帝王的代称。箫韶:舜时的乐曲名。好:喜欢。续:《韶》乐是周武王伐商时所创作的,《韶》乐中有“九成”,九成就是九次演奏的意思。凤台:凤凰台上。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应诏而作。当时唐玄宗正在洛阳游玩,诗人奉命写一篇应制诗,以颂扬皇帝的圣明。全诗对仗工整,音节铿锵,辞采华美,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应制诗。

开头两句写景,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长乐钟一响,玉殿门楼打开,皇上车驾从宫中走出,来到东苑游乐。“长乐”是唐代宫廷中的一种音乐,钟声悠扬,可以传得很远。玉殿的门楼打开了,皇帝的车驾出来了。这两句诗写得气势雄伟、场面宏大,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三句写皇帝出游的情景。“已教”二字表明皇帝已经命令让太阳早早地升起,催促着龙驾出发;还特意借了春天江水之便,乘舟游览。这两句诗把皇帝出行的气派写得非常生动。

下面四句写皇帝出游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渲染气氛,烘托皇帝的威风。“堤柳欲眠莺唤起,宫花乍落鸟衔来。”堤柳垂着枝条,好像要睡觉似的,黄莺儿在枝头啼鸣唤起了它;刚落的花被飞过的小鸟衔来了。这里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莺、柳、花、燕等景物都赋予了生命,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写皇帝的游乐活动,进一步歌颂皇帝的英明。“宸游好续箫韶奏,京国于今有凤台。”皇帝出游时好继续演奏那美妙的《箫韶》,现在的京城还有凤凰台。

全诗写景抒情,语言华丽,富有音乐性,表现了作者对于皇帝出游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