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再雪八首 其六:再,重复;雪:下雪;八首:指杜甫《八哀诗》中的八篇祭文,此为其中之一。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其八。 乌龙山耸处:乌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耸处,突出之处。 便合借一区:应当借用一个区域。 上忘空中鸢(yuān):鸢,鹞鹰。上忘空中鸢,指诗人居高临下,忘却了天空中翱翔的鹞鹰。上忘,忘记,这里指忘却。 下忘溪中鱼:溪,小河流。下忘溪中鱼
【注释】雪:这里指雪花。晞(xī):同“曦”,早晨。霏微:细雨纷纷的样子。转盻(xiǎn):转眼。陟:登上。积:积聚。堪洗:能洗干净。琼花:即雪花,洁白晶莹。玉屑:喻雪花如玉屑一般晶莹。翻翻:乌鸦的叫声。怜:怜悯。 【赏析】《再雪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此诗为其中的第二首,写于天宝五年(746)冬天。当时,诗人在夔州,看到雪花纷飞,就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前两句写景,描写雪花纷飞
【注释】此诗描写元宵节的瑞雪,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和君主圣明的赞美。 【赏析】《再雪八首》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篇,每篇八句,每句五言,共三二一五字句式构成,每篇都写同一主题,即描写不同时节的瑞雪景象。此篇写元宵节的瑞雪。 开篇“爱此元宵雪,纷飞如蜜群。”起首便将元宵佳节的雪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正月十五日。这个夜晚,人们纷纷出门赏花灯、猜灯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歌主旨,同时要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创作意图。 “阶前见鹅鸭,飧雪如餐药”:台阶前有鹅鸭,吃着雪就像吃药一样。“飧”通“吞”。译文:台阶前有鹅和鸭子,它们在吃雪就像在服药。“鹅鸭”句中,“飨”是“吃”的意思。“飧雪”,吃雪。“餐药”,服药,即消灾延年。这一句是说,看到鹅鸭在阶前吃着雪
【注释】: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十二州,泛指天下。光华,这里指月光皎洁。浮世,尘世间。冻树、春鞭,都是诗人的想象。赤松子、留侯,都是仙人名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元宵佳节,天降瑞雪,银装素裹,大地一片洁白;雪光映照得日月无光,十二州的大地沐浴在月光之中,犹如白玉一般。诗人以“飘弄”两字
这是一首描绘古柏的诗,诗人通过对古柏的描绘,表达了对古柏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燕京孔庙数古柏,老干折铁根蟠石。 【注释】:燕京,现在的北京;古柏,指的是古老的柏树。这句话描述的是燕京孔庙中有几棵古老的柏树,它们的树干像折断的铁一样坚韧,根盘曲着生长在石头上。 【赏析】: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古柏的坚贞不屈,以及它在孔庙中的重要地位。 2. 青铜屈曲虬枝开
【注释】三益:指《尚书·禹贡》的“厥贡惟土物,厥篚玄纤纩二纯”中的玄、纁、缁三种丝织物。邻居无二仲:指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仲尼一样通达礼乐之道。天花:指天上飘落的雪花。六出:即《诗经》中的“六英”,指瑞雪。赋此寄粤人:即托诗寄给南方的人。粤人:指南粤之人,指南方地区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雪的七言绝句。首二句点明所咏之物为雪,而雪有白而无杂色,故称“瑞雪”。三四句写雪之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诗,每句都是四个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天台雁荡下,厌饫石与泉。 天台山和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这里的石头和泉水吸引了很多人。 2. 夫君独何心,惊佩思韦弦。 你的内心是什么?你的心灵是否受到了震撼? 3. 大书揭忍字,山庵榜高悬。 你的名字被大书在墙上,这代表了你的坚韧不拔。 4. 我试绎忍说,其义非幽元。 我尝试解释“忍”的概念,它的意义并非深奥难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考查考生的赏析能力。考生作答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三雪和东坡效欧阳体限:三首雪景诗
赠王莹中下第还江浦追次庄定山旧韵 岁衣惟一缣,日饭惟两钵。 安身立命地,先觉伊谁托。 融和春日永,坐我深闲阁。 选客来叩门,袖大步亦阔。 谈锋出亹亹,行囊更搜索。 鱼兔究跧蹄,治忽穷巅末。 邻翁庄定山,投赠话隐约。 尘中得失心,易破难言乐。 赠子千金言,超超出寥廓。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岁衣惟一缣,日饭惟两钵。 - 注解:一年的衣物只有一件丝织的单衣,每日的饮食只有两碗。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