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送友人擢第东归》的诗句与译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同家楚天南,相识秦云西。 - 注释:在南方的家乡,我们相识于秦地的云端之上。 - 译文:在遥远的南方,我们在云端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 古来悬弧义,岂顾子与妻。 - 注释:自古以来,父母为了子女的幸福而承担起重大的责任,我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忘记自己的责任。 -
{"融融 芳 景 和,杳杳 春日 斜。" 亦作“螎螎”。 (1) 和乐;恬适。 《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杜预注:“融融,和乐也。” 明方孝孺《游清泉山记》:“琴音与风声相和,抑扬徐疾,琮琤澎湃,心融融如有得。” 丁玲 《团聚》:“在冬天,尤其是有着一点热茶,更加上有几个大芋头在热炭中煨着的时候,是颇有着一种家庭的融融之乐的。 (2) 和暖;明媚。 南朝宋鲍照《采桑》
久客心易足,主人有馀力。 如何昨宵梦,到晓家山色。 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注释:久在异乡为客,心情容易满足,因为这里的主人很热情好客;昨晚的梦境,清晨醒来时,家的山景还历历在目。南方的音乐旋律,谁能听得懂?曲子到了最后,自己也能明白其意境。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久居他乡的心情。首句写“久客”的感受,久居外客地,容易感到满足和愉悦;次句则进一步描绘这种情境,说明是因为主人的热情好客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第1-2句) 十年后再次梦见你,但很快又被分别了。 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第3-4句) 你的车马就在我旁边,我匆匆地难以表达我的感受。 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第5-6句) 你在洞庭湖的时候,诗篇充满了朝廷的宫阙。 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
【诗句释义】 江水灌溉稻田,饥年稻亦熟。 江水灌溉稻田,即使饥荒之年,稻谷也依然丰收。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在船上,我喜爱种植桑麻,因为中午阳光明媚,所以可以整晚地劳作。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这种种植方式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我们的住所是连在一起的茅草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我们与周围的邻居之间没有隔阂,怎么会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读书人常常觉得生活艰难
出门 出 门 羡 他 人,奔走如 得 涂。 翻思他人意,与我或不殊。 以兹聊自安,默默行九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他人的羡慕之情。诗中“出门羡他人,奔走如得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无奈。而“翻思他人意,与我或不殊”则揭示了他的思考,他认为他人的生活可能与他一样平凡,但并不一定比自己的生活更好。 以兹聊自安,默默行九衢。这句话表示诗人虽然羡慕他人的生活
【注】: 兰昌宫:汉宫殿名。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兰昌宫中生长着兰草,但是兰草不是瑶草,所以它不能永远地生长在春天。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回头再看春天已经回来了,但皇帝的翠华冠饰已经等不及了。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悲哀的风从辇路上吹来,山川已经变得寂静无声了。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边疆上的愁苦怨恨都寄托在行人身上,而行人却无法度过这无尽的岁月。 译文:
【译文】 朗朗的山月从天边升起,尘世的事情就产生了。 人的心虽然不闲着,却夜行于九陌之上。 学习古人是为了寻求听闻,就像石头上耕田一样。 齐姜早早地做了妻子,又怎能知道闺中人的心情呢? 像这样的隐居生活,远离世俗的纷争。 自古以来嘉树就有,而我的茅屋也是由我来建造。 取柴不需出房门,采药就在前庭。 春花虽然不需要播种,但芙蓉花枕席上散发着馨香。 您到来时吃葵藿,上天赐给您的爵位难道不是荣光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弃妇词》。 译文: 我驾车在家门口停下,心里想着上京去,更加感到悲苦。路旁看到花朵开放,好像我刚嫁来时的模样。养蚕已经结出茧子,织布还在机上。新媳妇应该笑话我,为什么还要画蛾眉。昨天珍惜红颜,今天害怕衰老,媒人已经离去不远,这恨情今日要告诉谁? 注释: 1. 回车:指返回家门。 2. 欲上心更悲:想要去京城的心情更加悲痛。 3. 路傍见花发:路边看到花开。 4.
冯叟居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 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 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 往往白云生,对面千里隔。 机忘若僮仆,常与猿鸟剧。 晒药上小峰,庭深无日色。 自忘归乡里,不见新旧戚。 累累子孙墓,秋风吹古柏。 注释: 冯叟居:指冯姓的人居住的地方。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上天造就了冯姓的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山上的僧人却嫌弃这个地方偏僻。 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打开门是因为有两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