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惟一
【注释】 人间:人间世,人世间。 万斛金莲:万斤重之莲花座。比喻富贵豪华。 诸人:大家、众人。 豁开:眼睛睁开。 得晓:明了。 于座:指坐席上。 超然:超出,超越。 灯节:元宵节。 上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春节。 元来:原是,本来的意思。 【译文】 人世间的月亮已半圆,天上的月亮正圆满。 人世间的月亮已半圆,天上的月亮正圆满。 人们的眼睛一睁就看到,不需要万斤重金莲。 大家睁开眼睛看明白
这首诗的译文是: 风吹过,雨也下。山间云雾渺茫,庭院中树叶飘舞。整个天地都是佛意弥漫,满目所见皆为佛法所照。便随此心去,在禅林之中,有大悟者。走到水穷山尽之处,别有一条路可以直达天穹。 注释解释: 1. 风萧萧,雨萧萧。 - "风萧萧"和"雨萧萧"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暗示着某种变化或挑战。 2. 山云漠漠,庭叶飘飘。 - "山云漠漠"形容山间的云彩模糊而广阔
【注释】 佛来:佛祖到来。不:不要。 祖来:祖先或师辈到来。 三十棒:指禅法中的三十种机锋。 个中:其中。 无肯路:没有可走的路。 【译文】 佛祖和祖先们来到人间,都不顾及, 面对他们的教诲,我不敢轻易接受。 他们留给我的是一条无门之路,难以逾越。 此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佛法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挣扎。 【赏析】 “佛来不顾,祖来不顾。”这是对佛祖和祖先的否定
【注释】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五十九:此诗的大意是,读诵经书三千部也忘记曹溪一句。世上所有的尘世都是宝山,处处都可以成为家乡。云净天如洗净,潭清月益明。须知远离烟波浩渺之远水,别有好商量。 【赏析】 此篇偈颂以佛家语入禅机,意趣深微。首联“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忘”,谓诵经千遍,但当一念不生时,便忘了曹溪一句。曹溪,即慧能住地,禅宗六祖之一,此处喻指心。 颔联“尘尘皆宝所,处处是家乡”
【注释】 五五午时书:指在中午写诗,象征有神助。 妖邪尽扫除:邪恶都被清除了。 蒲饮:以蒲叶包着的酒喝。 粽餐:用粽子当饭。 舌头如具眼:比喻诗人的笔力能洞察一切。 醉饱乐无馀:《晋书·阮籍传》载:“阮咸好饮酒,61岁卒,时年六十一……或问之曰:‘卿何以过此?’曰:‘六十一者,天年也……’” 【赏析】 此诗为《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之第四十一首,全诗如下: 午梦觉,翩翩归燕,飞到帘钩,说春事了。
瞿昙未解这一著,雪岭六年空卜度。 不知眼病见空花,认作明星一何错。 自累犹可,更累儿孙。 珊瑚枕上两行泪,半是思君半恨君。 诗句释义: 1. 瞿昙未解这一著: 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瞿昙”是对释迦的尊称,这里指佛陀。"这一著"可能意味着某种深奥或难以理解的教诲或法门。 2. 雪岭六年空卜度: “雪岭”可能暗指某个修行的地点或境界,如雪山般清冷、纯净之地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共一百三十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五十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雨水倾泻,河水倾斜,我们在一起谈论着无意义的事情。这里的“雨注河倾”形象地描绘了大雨倾盆的景象,而“共谈无意义的事情”则表达了人们在这种情境下可能感到无所适从或困惑的状态。 2. 陈蒲鞋倒退三千,睡虎子让一头地。这里的“陈蒲鞋倒退三千”是一个比喻,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态度让人难以理解或接受
【释义】:古佛心,即如今。桂香满院,叶坠疏林。水沉寒雁影,露冷夜蛩吟。明眼衲僧会不得,江北江南徒访寻。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偈颂。首二句“古佛心,即如今。”点出主题,即佛性现于一切时、一切处。接着四句写桂花飘香、落叶纷纷、水鸟南飞、秋虫凄厉的景象。最后两句以“会得”作结,意谓佛性本无差别,人人皆可领悟,只是不明其义,故虽身在江北、江南,仍四处寻找。全诗用景抒情,情景交融
【解析】 “今日如是,明日如是。”意思是说,今天是这样,明天也是这样。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意思是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百千万亿年,究竟只如是。”意思是说,经过千百万年,终究还是这样。 “月落乌啼霜满天,纷纷黄叶飘庭际。”的意思是说,月亮落下鸟在啼叫,寒霜满天,纷纷黄叶子飘落在庭院里。 “善男子起,法性如是。”的意思说,善男子起来吧,这个法性就是这样的
【注释】 黄面老汉:指黄巢。黄巢曾自称“冲天大将军”,后称“黄王”。 槌(chuí):用棒击。 甚欲烂槌一顿:意思是说,我恨不得把黄巢捶死。 老不以筋力为能:意思是说,黄巢老早就知道,自己的筋肉力量有限。 【赏析】 这首偈颂是黄巢《自题像》诗的序文。黄巢在起义军初起时,就曾以“赤心贯休明”的口号,向唐王朝宣战,但最后却失败了。因此,当诗人在杭州西湖之畔,看到黄巢遗留下的石刻像时,不禁感慨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