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惟一
这首诗的原文是: 虎溪冰莹长空月,凤岭松吟后夜风。 堪笑堪悲翁老子,俨然不改旧时容。 译文: 虎溪上那晶莹剔透的月色映照在长空,凤岭上松树间传出了夜晚的微风声。 真是可叹可笑的老人和老翁啊,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注释: 1. 虎溪:指浙江天台山的溪流,因其水质清澈如虎而得名。 2. 冰莹:形容月光皎洁如冰,晶莹剔透。 3. 长空:天空或宇宙。 4. 松吟:松树发出的声响
注释:不如随遇而安,接受一些生活,哪里的青山都是我的家。 玉笛横吹皇化里,风前清韵彻天涯。玉笛横吹是形容音乐的美妙。皇化里指的是皇宫或者天子的所在地,这里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好。风前清韵彻天涯是指音乐的声音传得很远,穿透了整个天际。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其意义和价值,只要我们能够接受并珍惜,就可以找到幸福和快乐。同时,他也将这种态度融入到音乐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及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考查炼字和赏析的能力题目,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全诗的意思理解词语的语表意、修辞等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作答。 1. “浴冰桥畔,伏虎岩前。” 浴冰桥:指石壁下溪流结冰的溪床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内容如下: 禅禅,风生木杪,叶坠庭前。 唧唧寒蛩吟破壁,声声归雁度辽天。 诸人若也会得,此去吴屯不远。 若也不会,蓝溪水透洋边。 阿呵呵,笑倒武夷张大仙。 注释: 1. 禅禅:形容禅意深远。 2. 风生木杪:风吹过树梢,发出声音。 3. 叶坠庭前:树叶从树上落下,落在庭院的前面。 4. 唧唧寒蛩吟破壁:蟋蟀在寒冷的夜晚叫个不停,声音穿透墙壁。 5. 声声归雁度辽天
【注释】: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七 伏虎岩前,螺江江上。 一去一来,无去来相。 今朝古辟支,昔日翁和尚。 【赏析】: 这是一首写佛性与佛理的颂诗。 “伏虎岩前,螺江江上。”伏虎岩是佛教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据《高僧传》记载:“伏虎者,昔有比丘经此,见虎搏一小儿,儿号叫求救,虎因放之而去。儿行数步,即复还虎口,虎遂吞之,儿便作童子声。虎乃惊悟,乃舍之,遂名伏虎岩也。”螺江,又称浔阳江
注释: 1. 旧日重阳,今日重阳:指重阳节的日期。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惯。 2. 篱菊披金浅浅黄:篱笆边的菊花已经盛开,颜色浅黄,像披上了金边一样。 3. 休讶去年蓬鬓,今岁半成霜:不要惊讶我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现在已经是深秋了。 4. 喜得同人相访,那边风景,此间风景,且莫论量:很高兴有人来看望我,欣赏这美好的景色,不用去比较和评论它。 5. 相与对花赊一醉,高歌大笑
【注释】偈颂:佛教中的唱诵佛经的赞歌。罗绮:古代妇女的头饰,指贵族妇女。笙歌:乐器和歌声。放光:形容光明耀眼,比喻佛法的光辉普照众生。现瑞:显现吉祥。 【赏析】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十六》:“罗绮丛中,笙歌社里。灯明如来,放光现瑞。”此诗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一群贵族妇女聚集在一起,她们头戴华丽的头饰,身披鲜艳的衣裙,周围是一片笙歌阵阵、灯光闪烁的地方。在这美妙的夜晚,佛陀的光明照耀着大地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杨岐山有一只驴,名叫三脚驴, 而在虎丘山有一头狮子,名叫睡虎子。 它们的毛发颜色相同, 蹄子和爪子的形状也相似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注释】秋风扫过大地,江水与天空相接。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注释】远处的山影显得更加瘦削,树木也显得更加萧条。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注释】渔民吹起悠扬的笛声,月亮倒映在江面上;樵夫唱着悦耳的歌声,烟雾缭绕在山岭之中
【注释】 偈颂:梵语“偈”是佛家用语,“颂”为佛教赞佛的诗歌,“偈颂”即指佛教赞颂之辞。 夜夜明星现,有眼谁不见。 每夜明星闪烁,有眼睛的人谁能不看见呢? 此夜老瞿昙,却被明星转。 在这一夜,老僧瞿昙却被星光所转。 直至而今双眼花,无瑕白玉自生瑕。 一直到如今,他的两只眼睛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就像白玉上出现了瑕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描写了僧人瞿昙在夜晚看到星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