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蕃
【注释】 1. 过翼流光逝:指时间像飞鸟掠过一样流逝。逝,过去。 2. 联床听雨,笺经斠史:在一张床上听雨声,一边翻阅历史书籍。联床听雨,典出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 加餐:指进餐。矍铄(juéshuo):形容人精神饱满,气色好。 4. 珠庵双桂:指杭州的孤山和葛岭上的两棵古桂树,为宋元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所栽。 5. 莫干山翠:指莫干山的青翠景色。 6.
这首诗是汪碧巢为康熙庚申年(公元1670年)谢文侯所画题写,当时作者二十岁。全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拂蟫尘、旧家风度,匆匆经几寒暑。”描写了主人翁的风雅气质;第二部分“丹青妙,软褥低屏楚楚。”描绘了主人翁的艺术修养;第三部分“金陀旧墅。叹乔木风烟,不教留得,天上赤松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怀念之情,并抒发了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注释: - 摸鱼儿:曲调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
注释: 1. 高阳里:高阳,地名,在今河南杞县东南。驾云车,指乘着仙云飞升。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山之一。远近,形容范围广大。旧乡,故土。临睨(nì),远看。 2. 心怵流亡留苦语:心中惊惧不安,忧虑流离失所。流亡,指流离失所。 3. 沈痛似、放翁家祭:沉痛得就像陆游家祭时的心情一样。沈痛,形容内心极度痛苦。放翁,指陆游,陆游有《老学庵笔记》,记载他晚年家祭之事,所以此处称陆游。家祭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此词调名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诗《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象甫:郑象之的字,郑叔问的字,郑叔问为象之表弟。 郑叔问:郑伯昌之子,字叔问。 补图:指郑似之在象父去世后,为其父绘像并加以补全。 即用叔问题象韵:即以郑叔问的字韵来作词。 朝来东阁重窥,苔痕草色当年异。絮筛风劲,萍黏浪转,晨星还几。西塞春残,谁怜蓑笠,闲渔身世。须眉再觌,云寒石瘦,有无限,低徊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霓裳中序第一·城东人家艺菊得异种》。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1. 艺菊得异种,花径尺有咫。重跗叠鄂,赪若明霞,余瓣四垂,蹁跹尽态。名曰羽衣舞。龙伯欲以此调写之,未数日遽即世。霜腴既槁,露迹同晞,乃为补题,并寄哀愫。 2. 神山正怨极。幻落秋篱簪未得。红艳亭亭似昔。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轻鸿浅立。证断钗寒圃重谪。惊秾丽,拂珊倚玉,奈此好颜色。 3. 萧瑟。暮年词笔。试想像
摸鱼儿·咏梅香,寄召南。时庚午春,召南正八十 讯平安、逋仙无恙,岁寒谁共迟暮。江回岭隔寻消息,赢得早春几度。疏影妩。纵历尽冰霜,不减横斜趣。夜深几许。更举酒相邀,旧时明月,来照旧时树。 注释: 摸鱼儿·咏梅香,寄召南。时庚午春,召南正八十 问:请问安全吗? 答:召南先生,你没事吧? 庚午春:指的是庚午年春天。庚午年是农历的年份,与现代公历年对应。 邮亭离绪:指书信传递中的离别之情
燕山亭 · 和道君见杏花作,聊园社题也 剪彩裁纨,花事渐深,似水斜阳西注。秾李靘桃,竞艳争妍,等是世间儿女。乍可归来,重对江南烟雨。吟苦。且沽酒前村,慰侬迟暮。 注释: - 剪彩裁纨:指用彩色丝线裁剪成华丽的衣服。 - 花事渐深:指春天的花朵逐渐盛开。 - 似水斜阳西注: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 - 秾李靘桃:形容花朵繁茂、艳丽。 - 竞艳争妍:形容花儿争相斗艳,竞相展示美丽的一面。 - 乍可
侧犯 · 林铁尊新刻半樱词见贻,即用集中与彊村蒿盦二公酬唱韵题寄 津梁我倦。衍波色喜新行卷。天遣。占海外、东风几番换。孤槎贯月返,霸杜残春贱。帆转。唤旅雁、灵岩且为伴。溪光罨绿,何似沧波远。筋力健。试登楼、鹭宿渚烟晚。起摘田田,碧筒谁劝。曲折湖廊,伫凉题遍。 注释:疲倦于行走在路途中,看到新的行船。这是天意安排的,让我有机会欣赏到海外的风光。孤舟穿过月光,回到家乡,霸占着春天的美景。转回航向
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鬓霜惊。每饭在乡井。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桃花圣。四时情。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竹屋茅亭。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旧侣将迎。话生平。忆贞元盛。 注释: 1. 残年(指年老):指年老体衰的时期。 2. 倦旅(意为厌倦漂泊):厌倦在外流浪的生活。 3. 心迹(心意)一浮萍:形容人的心情像漂浮不定的浮萍一样
梅子黄时雨·本意 雏燕低飞,道帘外草痕,添许新翠。正昼静人闲,板扉双闭。风软不知云有罅,乍开旋聚檐声起。危阑倚。白纻耐寒,疑逗秋意。长此。 注释:雏燕低飞,道帘外草痕,添许新翠。正值白天安静的时候,人也闲适地坐着,把门关上了。风吹得轻柔,却不知道云层中还有裂缝。刚要开放又聚集在屋檐上的声音响起来。我靠在栏杆上,穿着白色的苎麻衣服,不怕寒冷。秋天的意境似乎已经显现出来。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