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正怨极。幻落秋篱簪未得。红艳亭亭似昔。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轻鸿浅立。证断钗寒圃重谪。惊秾丽,拂珊倚玉,奈此好颜色。
萧瑟。暮年词笔。试想像、琼葩径尺。西风催送过翼。笛碎愁心,酒酹吟魄。耐霜霜更急。展锦字残红泪湿。琼楼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垆侧。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霓裳中序第一·城东人家艺菊得异种》。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 艺菊得异种,花径尺有咫。重跗叠鄂,赪若明霞,余瓣四垂,蹁跹尽态。名曰羽衣舞。龙伯欲以此调写之,未数日遽即世。霜腴既槁,露迹同晞,乃为补题,并寄哀愫。
- 神山正怨极。幻落秋篱簪未得。红艳亭亭似昔。又倦亸舞鬟,娇留仙褶。轻鸿浅立。证断钗寒圃重谪。惊秾丽,拂珊倚玉,奈此好颜色。
- 萧瑟。暮年词笔。试想像、琼葩径尺。西风催送过翼。笛碎愁心,酒酹吟魄。耐霜霜更急。展锦字残红泪湿。
- 琼楼夜,霓裳重按,念我酒垆侧。
注释
- “艺菊得异种”:在城东人家种植了一株菊花,得到了一种奇特的品种。
- “花径尺有咫”:花朵的直径大约有一尺长。
- “重跗叠鄂”:花瓣重叠,像人的手指一样。
- “赪若明霞”:花色红如明亮的朝霞。
- “余瓣四垂”:剩下的花瓣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飘荡。
- “蹁跹尽态”:翩翩起舞的样子。
- “名曰羽衣舞”:因此被称为羽衣舞。
- “龙伯”:指龙王,这里用来形容菊花的美丽。
- “未数日遽即世”:在没有多少时间的情况下突然去世。
- “霜腴既槁”:菊花已经凋零枯萎。
- “露迹同晞”:露水的痕迹与枯萎的花一同消失。
- “乃为补题”:为了纪念他/她,写下了这首词。
- “寄哀愫”:寄托哀思。
- “神山正怨极”:神山因为极度的怨恨。
- “幻落秋篱簪未得”:如同幻境般跌落在秋天的篱笆上,但未能得到。
- “红艳亭亭似昔”:虽然凋零,但仍然艳丽如昔。
- “又倦亸舞鬟”:又厌倦地垂下了曾经美丽的头发。
- “娇留仙褶”:娇美的容颜留在了仙女的裙摆上。
- “轻鸿浅立”:轻盈的鸿鹄(大雁)站立在水面上。
- “证断钗寒圃重谪”:象征着被折断的发簪和寒冷的园圃都表示了被贬谪的命运。
- “惊秾丽”:惊讶地看到如此艳丽的颜色。
- “拂珊倚玉”:仿佛是玉石制成的屏风在轻轻拂动,暗示着美丽而短暂的生命。
- “奈此好颜色”:对于这种美好的颜色感到无奈。
- “萧瑟”:形容秋天的气息。
- “暮年词笔”:晚年的词笔。
- “试想像”:试着想象一下。
- “琼葩径尺”:像珍珠一样珍贵的花朵。
- “西风催送过翼”:西风吹过,催促着它快速凋谢。
- “笛碎愁心,酒酹吟魄”:音乐破碎了人们的忧愁之心,饮酒则让灵魂得以安息。
- “耐霜霜更急”:忍受着霜冻更加紧迫。
- “展锦字残红泪湿”:展开精美的锦缎上的字迹,红色的泪珠沾湿了字迹。
- “琼楼夜”:在琼楼之夜。
- “霓裳重按”:再次演奏《霓裳羽衣曲》。
- “念我酒垆侧”:怀念我在这酒垆旁边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以菊花为引子,描绘了其美丽的外貌和凄凉的命运,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哀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