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煌
【注释】 樟树岭:指江西赣县(今赣州)境内的一座山。 过樟树岭:经过樟树岭。 石亭:指江西赣县的一座亭,在樟树岭上。 肩舆:轿子。 直上:直向。 望尧尧:眺望远方。 年:多年、从前。 樟树今何在:樟树现在在哪里? 长空岭一条:只有一条长空岭。 【赏析】 《过樟树岭》是清代文学家彭孙遹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在登临樟树岭时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岁月的流逝之快,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注释】 1.有感:即有诗之感慨。 2.山下出泉水,几经遭坎坷:比喻诗人从幼小起就经受了生活磨折。 3.但能流不息:即使遭受挫折,也能不断前进。 4.终得到江河:指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获得成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是说山泉虽遇坎坷,仍不停地奔流。后两句是说经过千辛万苦,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全诗以“山泉”喻人,表现了一个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精神。 这首诗的大意是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塘工即事》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廿家坦水御风潮,坦石应须廿万条。 注释:二十里平坦的水面用来抵御风浪,需要两万条巨石。 2. 纵有点金成石手,焉能点化在崇朝。 注释:即使有神奇的手指能够将金子变成石头,那又如何能在一早晨就完成这一奇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描述了二十里平坦水面对风浪的抵御作用
【注释】: 上房后院双桂 —— “上”和“后”都是方位词,这里指院子;“丹桂”、“双桂”都是桂花。 丹桂双双手自培 —— 用双手培养了丹桂。 深根茂叶趁春栽 —— 在春天把丹桂种下,让它生根发芽。 十年应作百年计 —— 这棵丹桂应该当作百年之树来培育。 好咏菁莪乐育材 —— 赞美这棵丹桂能像“菁莪”一样快乐地培养人才。菁莪(jiǒng ē),《诗经·大雅》中的篇名,这里借指有才德的人。 【赏析】
【注释】 过大峰岭:登过大山峰。峰岭,山间小丘。万仞峰头:极言山峰的高峻。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天梯石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天梯一般;石磴,指石阶、石磴道。接层峦:与层峦相接。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行到半山风飒飒:走到一半山路时,一阵狂风刮来。飒飒,风声。更愁高处不胜寒:更加忧虑高处寒冷难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人以“过”字开头,表明了其目的
平夷即事 盛世车书同,治绩真缵禹。 海水不扬波,海外仰仁宇。 贡使络绎来,四夷皆镇抚。 竟有英逆夷,甘心逞跋扈。 性本类犬羊,不入华人谱。 毒计制米囊,毒人入脏腑。 吸食即伤生,诡谋如妖蛊。 我用我法严,未将夷罪数。 谁知红毛奴,猝将舟山取。 我朝覆载宽,犹许通商贾。 彼自外生成,漫思斗楼橹。 小丑竟跳梁,蠢动如蚁聚。 居民惊且逃,纷纷去乡土。 还定兼招徕,安危靠大府。 战守皆无虞,允作浙民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上石飞岭”意思是登上石岭,飞向远方;岭:山岭;石:指山峰;飞:高飞。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思是:远望群峰苍莽连绵不绝,令人献出哀怨与恨来,仿佛是天女头上的玉簪和螺形发髻。 “谁言顽石无知物,乘得风云也奋飞”意思是:谁说石头是无知之物,它能借助风云之力奋力向前飞翔。 【答案】
移山填海海偏深,精卫常凭匪石心。 前日点金成石手,可能点石更成金。 【注释】 1. 移山填海:比喻做某件事情非常努力,但结果不一定成功。 2. 精卫: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3. 匪石:指坚硬的石头。 4. 点金:指用法术或技巧将黄金变成石头或其他东西。 5. 成石手:指拥有将石头变成金子的能力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精卫鸟和点金术士的形象
宿马石埠 岂真驿马照前程,鞅掌风尘尽日行。 野店荒村才小息,晨鸡又听唤声声。 注释: ①驿马:驿站上的马匹,供传递公文的人骑着。 ②鞅掌:形容忙得连缰绳都握不住。也说鞅掌之务。比喻忙于应付事务。 ③荒村:荒凉的村庄。 译文: 难道是驿站上的马匹照映出前程?忙碌中风尘仆仆地终日行走。 在荒凉的村庄中才稍事休息,早晨的鸡鸣声声催促着我们继续出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注释】 出山:指隐者出来做官。 山路崎岖险且危:比喻仕途艰险曲折,充满危险。 此行才得化为夷:此句意在强调隐者出山后,才能消除内心的忧虑和恐惧。化:消除。夷:平。 谁知海水波澜阔:比喻隐者的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世间万物。 比较山岩险更奇:比喻隐士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与山岩相比,其险更显奇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者出山的感慨和赞赏之情。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