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芝
【注释】 齐天乐:又名“庆清朝”、“白石暗香”、“高阳台”、“凄凉犯”等。 庭梧摇曳栖难稳,高吟乍闻林杪。咽露身轻,受风翅薄,唱出凄声多少。新愁未了。想叶底轻翻,暗惊秋早。一碧无情,哀音断续正清晓。 琐窗人梦唤醒,吟魂飞不定,添我幽抱。秦树斜阳,齐宫旧事,几许伊凉谁道。空成赋稿。只嘒嘒传来,危枝苦调。镜里相看,鬓丝愁更老。 【赏析】 此首咏蝉之作,是咏物词中的佳作。词的上片写蝉之鸣声
诗句释义 1 东风摇曳金铃索:东风轻拂,使得金铃般的装饰物微微颤动。 2. 海棠小折猩红萼:指微风中海棠花瓣轻轻弯曲,红色的花萼若隐若现。 3. 帘外雨如丝:窗外细雨飘洒,如同细细的银线。 4. 新寒燕子知:燕子感受到了初春的寒冷。 5. 落梅庭院悄:梅花凋零落在庭院,四周寂静无声。 6. 又是黄昏了:天色渐暗,暗示着傍晚或夜晚即将到来。 7. 无计遣春愁:无法驱散春天带来的忧愁。 8.
【注释】:罡风、名花、惨别、无因、此生、再相亲、梦里、相思字、往事、思量、斜阳 【赏析】:这首词是悼念亡妻的。上片写对妻子的怀念,下片写梦中与妻子相见的情景。全词情真意切,缠绵悱恻。 “罡风吹起名花散,寂寞怜长叹”:狂风中吹散了名贵的花,我为此感到寂寞而长叹。这里化用李商隐“狂风取花去,露泪无人知”(《赠荷花》)诗意,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者番惨别总无因,未识此生何处再相亲”
【注释】 1.清平乐:词的一种体裁,有固定的格式。“清平”,指太平安定的时世;“乐”指快乐、欢乐。“题琐窗明月图”是题目。 2.枣花帘卷:指月色如枣花一样洁白,帘子也随着月光的升起而收起。“琐窗”即窗棂,“天远”则暗示了月亮的皎洁。 3.姮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月神,又称“嫦娥”。这里指月亮。 4.团圞(yuàn)明月:形容月亮明亮圆满的样子。 5.销魂:形容极度悲伤,魂魄都为之消散。 【赏析】
诗句释义如下: 为多情,双眉蹙。 记得当时、有个人如玉。 同倚小栏干一曲。对月联吟,还把新诗续。 到而今,愁万斛,无限酸心、独背人前哭。不道清才多命薄。如此年华,撇我缘何速。 译文: 因为感情丰富,我的双眉紧锁。 我记得那时有一个像玉一样的人。 我们一同靠在小栏杆上吟诗作歌。 直到如今,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和酸楚,只能在人前独自哭泣。 但我并不认为我的命运有多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以及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内容。 题中“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一句,写自己独处无聊,掩上菱花镜,照见自己的容颜,反衬出思妇的孤独。 题中“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两句写思念丈夫,因见不到而生病。“恹恹病”是形容相思病,用词新颖贴切
【注释】 1、玉梅花:即梅花。谢了,指已过了梅花开放时节。 2、帘栊(lóng):窗户的栏杆。 3、清光:明亮的月光。 4、杜宇:杜鹃鸟。 5、惊残好梦浑无据:惊醒了好梦,也找不出原因,只好任其自然消失。 6、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离愁别恨,上片从室内写起;下片以室外景物作衬托,烘托出人物内心的悲苦。全词用词浅显,但感情真挚而深沉,语言明白晓畅,却不失婉约词风的韵致
《采桑子 · 月夜忆素芝、娄东,次元韵》是一首描绘月夜下,思念远方亲人和美好自然风光的古典诗词。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凌波立尽花阴月:“凌波”意味着在水面上行走,“立尽花阴月”形容诗人站在月光之下,似乎与周围的花朵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窗掩文纱:窗户被帘幕遮掩着,“文纱”可能指的是装饰性的窗帘或纱质的屏风,这样的细节增添了一丝幽静和神秘的气息。 3. 衣卷轻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诗如下: 灯火小红楼。未下帘钩。清风掠竹响飕飕。何处凭栏人擪笛,句起新愁。 萧瑟况经秋。霜满枝头。年华奈与水同流。明月易残花易谢,何计能留。 注释: 1. 灯火小红楼。未下帘钩。清风掠竹响飕飕。何处凭栏人擪笛,句起新愁。 - 红(红色),表示灯光的暖色;小(小),形容灯火微弱;楼(建筑),指的是有窗户的房屋或者高楼;下帘钩(放下窗帘)——古代的一种习惯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的诗句,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及表达的效果,赏析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蝶翅”二句写景,以“犹自恋蒙茸”为线索,由实入虚,从春草写到蝴蝶,从春草写到花,由实入虚,又由花回到人,由人而自然,虚实相生,写出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更绿满”二句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