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芝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徐芍兰五月落梅图 花径尘封,苔枝玉瘦,东风啼遍红鹃。有芳魂缥缈,来吊春妍。听彻江城细雨,心酸透、有泪无言。难留住、香消粉褪,薄命如烟。 凄然。美人去远,便梦到罗浮,蝶也无缘。只萧条纸帐,依约当年。添尽相思一缕,凭栏处、处处生怜。还痴想,佩环来也,月下灯前。 注释: 凤凰台: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这里指代徐芍兰的住所。 题徐芍兰五月落梅图:这是一幅描绘五月落梅的画作
诗词原文: 墙根篱下声凄切。冷露深宵咽。凄凉已是可怜秋。还要劳伊絮絮、诉离愁。 深秋落叶深更雨,并作愁如许。便无离恨已销魂,试问愁人禁得、几黄昏。 注释: - 墙根篱下声凄切:在围墙边和篱笆下面的蟋蟀叫声非常凄惨。 - 冷露深宵咽:深夜的露水冰冷,蟋蟀的声音被压抑。 - 凄凉已是可怜秋:秋天的凄凉景象让人感到怜悯。 - 还要劳伊絮絮诉离愁:这些蟋蟀还在不停地叫着,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愁。 -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时,首先指出本题考核的角度是“形象”,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其效果即可。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不可脱离诗句而进行赏析;最后要注意不要只答表面意思,还要注意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作用。“小阁灯明,琐窗人去,眼前事事凄清”一句中,“小阁”、“琐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那堪吟到伤心句”一句写出了人物内心的伤感之情。“料如今
【译文】 最值得担心的是,算来每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自从今年秋天以来,分飞的雁字,我忍心再数茱萸吗?即使剪纸招魂,可它能否回来呢?寂寞的夜台尘土阻隔,黄泉路上是否也有悲哀凄凉的句子?参悟不了生死轮回的奥秘。 眼前种种都添了愁绪。何况天边的几行征雁,声声凄楚。触景伤情双泪落下来,却不知今生今世难聚。更不说梦魂无依无靠。转眼红颜成白骨,冷清清一片埋在愁土里。只此一恨,也足以流芳千古。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此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考查诗词内容、形式、语言的试题。考生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注意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题干要求“不用胭脂点染新。墨花落纸自生春。好凭毫素见精神。合共诗人留小影,拟来姑射是前身。超超风格两无伦
注释: 夜雨打湿了稀疏的屋檐,不停地下着潇潇细雨。只有一盏红灯在风中摇曳,不禁令人心碎。脉脉含情地思念着人儿,独自一人坐在这里,又觉得无聊透顶。 听着窗外传来的滴答滴答的漏壶声,心中已经消释了许多相思之情。因为思念的人儿远在天涯,连梦中相见都遥不可及。什么时候才能像以前那样,一起坐在窗前剪下烛花,然后两人深谈至深夜呢?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词篇。上片描写了一幅孤凄清寂的秋夜景物图
相逢又是匆匆别,留君无计心如结。未去泪痕多。去时将奈何。 倚栏人已去,独自和愁语。料得小眉峰。也添愁一重。 注释: 1. 相逢又是匆匆别:再次相遇又要匆匆告别。 2. 留君无计心如结:我没有办法留你,心里像绳子一样纠结。 3. 未去泪痕多:离开时留下了更多泪水的痕迹。 4. 去时将奈何:离开时将怎么办? 5. 倚栏人已去:倚靠在栏杆的人已经离开了。 6. 独自和愁语:独自一人在说话,带着忧愁。
诗句: 静掩妆楼不踏青。断肠时节是清明。 译文: 在清明节这一天,静静地关闭了妆楼的门,不再踏青出游。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心中充满了哀愁,因为这是一年中最令人断肠的时刻。 赏析: 朱淑真通过这首《浣溪沙·清明》表达了对清明节日特有的哀愁之情。首句“静掩妆楼不踏青”描绘了她选择在清明这个特殊日子里保持安静,避免外出踏青的景象。这种选择不仅透露出她对节日的淡泊态度,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孤独或是忧伤
切切凄凄,萧萧瑟瑟,听来都是酸辛。 一种无聊,能消几个黄昏。 梧桐洒泪芭蕉响,卷芳心、百结难分。 且挑灯,起作秋诗,独抱吟身。 那能忘却当时景,记连床絮语,忒煞温存。 好梦难留,休言影事前尘。 伊凉吟罢离骚曲,倚屏山、只哭灵均。 冷清清,默坐思量,尽够销魂
检点残书卷,想从前、琐窗吟句,闲情自遣。 仿宋摹唐凄艳绝,字字泪珠红泫。 便做尽、春蚕丝茧。 犹记妆前曾问字,到而今、终悔因缘浅。 心上恨,几时展。 开函一纸聪明显。 认玲珑,簪花妙格,寿萱书扁。 不道残年多变幻,转瞬浮云苍犬。 算薄命、诗人不免。 剩有零星珠玉在,付梓人、拼把春衫典。 诗细校,夜灯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