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立尽花阴月,窗掩文纱。衣卷轻纱。一树梧桐影又斜。
姮娥可解侬心事,汝怕云遮。侬怕愁遮。只恨伊人在水涯。
《采桑子 · 月夜忆素芝、娄东,次元韵》是一首描绘月夜下,思念远方亲人和美好自然风光的古典诗词。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凌波立尽花阴月:“凌波”意味着在水面上行走,“立尽花阴月”形容诗人站在月光之下,似乎与周围的花朵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窗掩文纱:窗户被帘幕遮掩着,“文纱”可能指的是装饰性的窗帘或纱质的屏风,这样的细节增添了一丝幽静和神秘的气息。
衣卷轻纱:诗人身着轻薄的衣服,如同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这反映了一种飘逸脱俗的美感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一树梧桐影又斜:“梧桐”是一种常绿树,其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又斜”则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美,仿佛树枝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郁的感觉。
姮娥可解侬心事:“姮娥”指嫦娥,传说中月亮上的女神,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理想或者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嫦娥般纯洁美好的情感的向往。
汝怕云遮:这里的“汝”可能是诗人自指,表达了对现实阻碍的无奈感,云遮挡了月亮,象征着生活中的障碍和困难。
侬怕愁遮:诗人担心忧愁会遮蔽自己的视野,意味着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如同乌云一样笼罩着心灵,难以驱散。
只恨伊人在水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水涯”暗示了亲人身处遥远的地方,无法亲近,这种距离感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曹景芝的这首《采桑子 · 月夜忆素芝、娄东,次元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