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
【注释】 万古:千年,永远。 一时:一个时代。 宅:居住。 纷纷:众多。 求:欲望,追求。 忧戚:忧愁,忧伤。 心清且闲:心灵宁静而从容。 顺逆:顺利或逆境。 朝夕:早晚。 佳:美好。 适:适宜,舒服。 悠悠:遥远、渺茫。 欲忘言:想表达又不知如何言喻。 仰睇:仰望。 寒空碧:冷清的天幕上呈现出一片碧绿色。 【赏析】 这首《饮酒》是李白在长安失意之时所作。诗中以“万古此一时”为起
金圣叹先生传 评点文学,扶乩降神,六才子书,思想独立 1. 生平简介 - 出生背景与早年经历 - 科举成就与仕途挫折 - 学术贡献与文学影响 2. 学术思想 - 对《论语》“喟然叹曰”解释 - 《离骚》与《史记》评价 - 对杜诗与其他文学作品评论 3. 文学批评 - 六才子书定义及其意义 - 对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看法 - 对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评价 4. 扶乩降灵与佛学研究 -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是吴县的一名秀才。他为人倜傥高奇,对世间一切都抱有独到的见解和见解。他喜欢饮酒,善于评衡文章,他的评说总是能够发人未发的先见之明。当时有人声称他们讲学很有学问,先生就起来反驳他们,在他所居住的贯华堂里设立高座,召来弟子们讲经。他的经名叫“圣自觉三昧”,他自己带着稿子自阅,保密不让他人看到。每当他登上高座开讲时,声音洪亮,目光炯炯。他所涉及的经史子集、笺疏训诂
金圣叹先生传 曲江廖燕说:“我读您所评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千百年来,至此才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但非其罪,君子为之伤叹。而说文的人说文章妙秘,就是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余,不免犯鬼神所忌。那么您遭难,也许与此有关。然而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全都明白作文用笔墨法者,是先生的功劳啊,怎么能少呢?虽然您的祸事,一时冤屈了,但开创万世之功业,不是伟人吗?” 我经过吴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山寺隔烟水,舟人指古碑”,意思是:山中的寺庙隔着烟雾缭绕的江水,舟上的人用手指着古老的石碑。“隔”字是动词,表示“隔着”。 “山寺”指的是山中寺庙。“山寺”即佛寺,“隔”就是隔着的意思。“烟水”指云雾缭绕的江水。“山寺隔烟水”的意思是:山中寺庙隔着迷雾弥漫的江水,这一句是说寺庙的景色。
春夜丹砂山乐说上人院坐雨 高斋添客坐,镫影隔长林。 一雨催春尽,千峰落磬深。 虬奔岩石火,寒逼草蛩吟。 莫厌通宵语,平生只此心。 译文: 高高的阁楼里增添了客人坐的地方,灯火在树林中投下长长的影子。一场雨过后春天就要过去,千座山峰上的钟声更加深沉。龙卷风在石头上奔跑,寒气逼迫着草丛中的蟋蟀在歌唱。不要讨厌这场雨下的通宵达旦,我平生只对这种心境感到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的诗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高斋添客坐,镫影隔长林。 一雨催春尽,千峰落磬深。 虬奔岩石火,寒逼草蛩吟。 莫厌通宵语,平生只此心。
山寺隔烟水,舟人指古碑。 入云松影密,出峡磬声迟。 台阁峰能遍,神仙事可疑。 当年来去迹,岩下老僧知。
廖燕是清朝的诗人,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 廖燕生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44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他是一位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生前少有人知,死后亦然。他的生活和作品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