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是吴县的一名秀才。他为人倜傥高奇,对世间一切都抱有独到的见解和见解。他喜欢饮酒,善于评衡文章,他的评说总是能够发人未发的先见之明。当时有人声称他们讲学很有学问,先生就起来反驳他们,在他所居住的贯华堂里设立高座,召来弟子们讲经。他的经名叫“圣自觉三昧”,他自己带着稿子自阅,保密不让他人看到。每当他登上高座开讲时,声音洪亮,目光炯炯。他所涉及的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以及佛老内外的各种典章,以及那些稗官野史、九彝八蛮的记载,都在他的口中娓娓道来,纵横交错,一气呵成,毫无遗漏。座下的僧俗四众无不顶礼膜拜,赞叹不已。而先生则抚掌自豪,即使那些讲学者听到之后都面带愁容,唉声叹气。他对于这种情形并不放在心上。他的生平与王斫山交情最为深厚。斫山是一个侠义之士,曾经用千金与先生交换,说:“你用这笔钱作为我们母子的生活费,母亲以后的钱归我还了,孩子你就为我点灯吧!”先生的应允,不过一个月时间,钱就已经被挥霍一空。于是先生告诉斫山说:“这些东西在你那里,只是增加一个守财奴的名字,我已经替您打发走了。”斫山一笑置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首诗是金圣叹先生的一篇传记,通过对先生的描绘,展现了先生独特的个性和学识。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也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斗士。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他也有着一颗侠肝义胆的心,对待朋友真诚热情,对待敌人毫不畏惧。这首诗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金圣叹先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