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统
诗句 1 “山月扬清光,照我芙蓉裳。” - 山月:月亮。 - 清光:清澈的光。 - 芙蓉裳:荷花的衣裳,比喻美丽的女子。 - 注释:诗人站在山中,看到月光照耀下的自己,如同芙蓉花一样美丽。 2. “娟娟如故国,游子滞他乡。” - 娟娟:形容美好的样子。 - 故国:故乡。 - 游子:外出漂泊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 注释:在故乡,看到月亮,感觉如同看到了故乡的美好景色,但自己却身处他乡
【注释】厓山:今广东新会南的一个小岛。张山人:作者的朋友张邦基,字山人。苏给事:名过(gōu),字公度,曾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十咏:即《和张山人苏给事厓山十咏》,共十首七绝诗。 【译文】海门山峭削险峻,半截插入云霄;亡国之君遗踪倍受怜惜。 云雾迷离树影疑宫殿的扇子扇动,海风弥漫仿佛御炉烟气。 珠襦被埋没在空无一人的山里,玉殿荒凉在流去的江水前。 自从翠华龙驾流落之后,至今陵木上还有怨啼的杜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暮春,即春天末季,万物生长的时节。同邓君肃陈垣卿黄幼章陈士鹄梁仲登集黎惟仁山楼,这是诗人与朋友们一同登上山楼,观赏春日美景的场景。 晴窗闲共蹑丹梯,一览诸峰万木低。 晴窗,晴朗的窗户,意味着天气晴朗。闲共,闲暇时一起。蹑丹梯,攀登红色阶梯,意指爬山或登山。一览诸峰万木低,一眼望去,群山叠嶂,树木苍翠欲滴。 孤磬响闻天井外,残莺声送夕阳西。 孤磬,孤独的钟声。响闻
小除夕郭乐周小酌舟中 簌簌寒风霜满林,数株疏柳暮烟沉。 黄河日夜波声急,不似思乡一片心。 翻译: 在小除夕那天,我和郭乐周一起在船上小酌。 风吹着树林,树叶沙沙作响,寒冷的风和霜让整个森林都显得寒冷而寂静。 几棵稀疏的柳树在傍晚的烟雾中显得更加孤独。 黄河的水日夜都在流动,波涛汹涌的声音让人感到紧张和不安。 这种声音并不像我思念家乡那样让我感到痛苦。 注释: 1. 郭乐周 - 人名
【注释】 冬日:冬季。诃林:梵语“诃梨”的音译,指印度佛教的丛林。邓毓元:字子方,号梁彦国,清代诗人、画家。欧桢伯:即欧体仁,字子修。支遁:晋僧,东晋时著名学者、文学家。戴颙:字茂先,东汉名士。 【赏析】 此诗作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当时作者正游学日本京都,与好友欧体仁同往访问友人邓毓元和梁彦国,并游览了日本的佛教丛林。全诗以纪游为题,描绘了他们访友、游览的整个过程。首联写冬日访友
注释: 幽人:指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畏人知:害怕被人知道。 深闺:内室深处。 莫令秋月入:不要让秋天的月亮进来。 照见妾空帷:让秋光照耀着妾的空帷。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独守空闺,深锁重门而不得与外界联系的怨诗。首句写女子因深居闺中,怕人知而不出门,第二句写她独自闭门,不与外界往来,第三句进一步写她不让秋月照进屋中,免得引起男子注意,第四句则写女子空室独处的寂寞心情
【注释】 ⑴旌旗:指战旗。飐:风吹飘动的样子。寒烟:形容风大,旗帜迎着寒风飘扬。⑵少陵:杜甫的字。“少陵”是杜甫的别号。 岁年:岁月流逝。 ⑶鼓鼙(pí):《诗经·小雅·北山》有句:“鼓钟将将,淮水洋洋。”鼓与鼙都是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泛指战鼓。秦川:指今陕西一带。 赏析: 登楼望海上战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登上高楼远望海上战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 摇落离群思不胜 这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在秋夜的寂静中感到孤独和思念之情。"摇落"意味着秋季的自然景象,落叶纷纷,象征季节的变化;"离群"则表示诗人离开了同伴或群体,独自面对环境。"思不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独感难以承受的心情。 第二句: 美人遥隔暮云层 此处"美人"指代远方的爱人,"遥隔"表明他们之间有距离,"暮云层"形容天色渐晚,云层厚重
【注解】 厓山:今福建厦门,是南宋灭亡之地。 田家义士:指文天祥,他曾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后为元军所俘,坚贞不屈,被杀害。 鲁仲尼(孔子):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井澳:即井澳岛,今属广东省。 平章:即宰相,古代官名。 喷薄:水涌起的样子。 凌霄汉:直上云霄。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诗。作者以文天祥的遭遇来抒发对南宋灭亡的悲痛心情。全诗感情沉痛悲壮,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悲凉苍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望》。 诗句释义: 粤王楼阁(粤王楼阁指广州)引飞峦(粤王楼阁高耸入云,犹如山间楼阁),别苑离宫草树残(广州的别苑和离宫已经荒芜,只剩下草木)。 正朔已非秦日月(国家的正朔已经变了,不再是秦朝的历法),朝台犹忆汉衣冠(皇帝的宫殿仍然记得汉朝的衣冠礼仪)。 风生禾黍樵歌歇(秋天的风吹起了稻田里的庄稼,农民们唱着歌结束了一天的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