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遘
这首诗是杨乐道在省中(即中央政府)的述怀之作,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少小学书史,颇知道所存”表达了杨乐道年轻时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理解。他认为学问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建树,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功名谓陈迹,古人不复论”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只是一种外在的成就,不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 “既困乃干泽,羽翼何翩翻”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困境和无奈
【注释】 1.濯(zhuó)濯:鲜明,光润的样子。青玉竿:竹的茎干呈青绿色。 2.矫矫:高耸的样子。孤云姿:像孤云一样的姿态。 3.潜根失其托:隐没的根失去了它的依靠。 4.憔悴非故时:憔悴,瘦弱的样子。指竹子在冬天失去生机,显得枯槁。 5.主人幸加怜:希望主人能施怜悯。 6.曷不:何不。徙所宜:迁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 7.岁寒风霜节:指冬季寒冷时节。 8.无愧君子知:没有辜负君子的赏识和了解。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句能力。炼句,是指用一些表现力强、形象鲜明或富有哲理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然后逐词分析其表现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最后点出诗句运用的效果及艺术作用。 “昔初送君向秦关”,昔日初见时,你被送别在通向秦国的关口,当时你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叹息; “今来送君复西去”,今日我再次送君向西行
【注释】 1、七言:七律。送别诗。 2、沈景休:字德夫,号东阳子,北宋人。天圣进士。官至知常州军州事。 3、斋舸: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之船。斋,即洁净的祭祀场所;舸,小船。 4、冠盖:指官吏们戴的帽子和车篷上的伞。 5、金马署:汉代太子宫门内设金马门,因以称宫禁之地。 6、颜朱:形容人的气色红润。发漆:涂黑头发。意气横:气势昂扬。 7、囊粟:装米的布袋。指俸禄甚少。 8、千骑:一作“千骑士”。专城
注释: 1. 五言: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句五个字,四句为一组。 2. 张吉老:指诗人的朋友张吉老,可能曾担任过两浙提刑等官职。 3. 两浙提刑:指在两浙地区负责司法和行政工作的最高官员。 4. 秋日响船鼓:秋天里,船上的鼓声响亮。 5. 西风转樯乌:秋天的西风吹动着船帆上的乌鸦。 6. 使节东南行:使节(外交官)向东方或南方方向行进。 7. 光华满江吴:江水波光粼粼,如同被洒满了华丽的光彩
诗句解析与译文: - 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 - 注释:秋天的西风吹起了河面上的寒霜和落日的余晖,而诗人却不得不告别这个繁华都市。 - 译文:西风送来的不仅仅是凉爽,还有那河水中落下的落叶和即将逝去的时光。 - 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 - 注释:诗人用装满诗篇的布袋子装着自己,轻装上路,乘着一叶轻舟,独自向东南方向离去。 - 译文:诗人带着满满的诗意,轻盈地划着小船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注释:我的房子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决定,请你们详细绘制。 赏析: 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我的房子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决定,请你们详细绘制。这里的“伻”是使者的意思,“审绘素”则是详细绘制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激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使者的尊重和信任。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诗句:忆时送公公索诗,欲从公醉亦狂辞。 译文:回忆起以前的时候,我给公公送过诗,他想要和我一起喝酒,我也愿意喝醉。现在,我在东边的镇上得到了厚待恩典,更要去邻城看看是否也能得到同样的喜讯。 注释:此诗是诗人沈遘在钱塘(今杭州)任职期间写给施侍郎的诗。这首诗通过回忆与施侍郎的交往,表达了他对施侍郎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喜悦。 赏析:诗人通过回忆与施侍郎的交往,表达了他对施侍郎的深厚情谊
【注释】 吏:旧指官吏。方:正,刚刚。朋游:朋友出游。有闲:悠闲自在。弃置:抛却,抛开。逍遥:自在地游玩、畅游。谷风:山间吹来的凉风。淅淅: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涧水:山间溪流的水。濯(zhuó):冲洗。潺潺(chán chán):水流声音。石步:石头上的小道。古寺:古老的佛寺。群峰:众多山峰。孤洲:孤岛。白羽:白色的鹤或其他飞禽。支离:身体残破不整,这里比喻年老体衰。光景:岁月,时间
这首诗是送别刘泌归建州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刘泌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期待。 五言送刘泌归建州(其三) 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欣然理扁舟,归雁不回首。 身与汴流下,心先淮波走。 何时过江望,家山见孤嵝。 注释: 1. 东都:指洛阳,当时为唐朝的政治中心。 2. 宦游客:在外做官的人。 3. 风尘厌已久:厌倦了风尘之苦,意为长时间在外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