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遘
依韵和韩子华游赵氏园亭 春色满园中,游园赏花情 1. 春色先从禁苑来,侯家次第竞池台 - 春天到来,首先从皇家禁苑开始蔓延。 - 随后,各侯府相继展开,竞相建设池台园林。 2. 清明已近秋千动,上巳相寻曲水开 - 清明节将至,秋千活动频繁兴起。 - 上巳节期间,寻找曲水流觞的场所成为热门。 3. 绣幕风微花自舞,金炉日永麝销灰 - 绣制帐篷轻拂,花随风起舞。 - 金炉燃烧,香气袅袅升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注意要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加以阐述。①“昔下承明”句:指当年在京城担任中书舍人(即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的职务。②“初无佳政可胜残”句:意谓当朝没有政绩可以超越过去的政策,以显示自己治理的功绩。③“与民共乐”句:意谓自己能和百姓一起享受湖山美景,过安乐生活。④“遭世承平法制宽”句:意谓自己有幸生活在太平盛世,法律制度比较宽松
【注释】 七言道中示三使二首:诗题一作《初持诏节下宫衙,四牡临门敢顾家。稍远郊畿还感慨,却瞻原隰自光华。使行万里谁非病,义重千钧始拜嘉。遥指燕山数归日,都城犹未有多花。》 初持诏节下宫衙,四牡临门敢顾家:刚接受朝廷的任命,拿着皇帝给的诏书,准备到京城赴任。 “初”,刚刚;“持”,拿;“诏”,即诏书;“节”,使者的符信;“四牡临门”,指皇帝派来的马车来到家门口。“敢顾家”,意思是不敢在家休息
【注释】: 风沙敝尽旧狐裘,走马归来过冀州。——风沙已尽,故人相逢。 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闻君将至,故人相见。 不容倾盖论时事,空寄新诗写客愁。——谈时政非所宜,故作新诗以自遣。 却望后车尘已合,箫声清断去如流。——回首望尘,箫声悠扬。 译文: 风沙已尽,故人相聚。听闻友人即将到来,故地相逢,我急忙前往迎接。 不能与友人讨论国事大事,只能借诗表达我的忧愁。回头望那尘土已经合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李审言》。诗中表达了李白对好友李审言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首联“使节葳蕤出汉宫,我方受瑞守江东。”意思是说:作为使节的李审言离开了长安,而李白则在江东接受朝廷的赏赐。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李审言的羡慕之情。 颔联“解还印绶甘元礼,霁去威严幸弱翁。”意思是说:李审言解除了官职,回到家乡享受安宁的生活;而我则依然保持着威严
【注释】 重到:又到,再次来到。集仙庭:指翰林院,古代文人的官署。陈编:旧时的文选或经籍。“不自停”:指不停止阅读。几:书柜。暗:昏暗,指书柜中的字画已经模糊,看不清。遗简:指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字。尚馀青:指字迹还清晰可见。故人:老朋友。扰扰:纷乱的样子。谁相好:是谁相好(即谁与自己要好)。悠悠:悠远的样子。我特醒:我特别清醒。坐看重云开白日:形容心情舒畅。修翮(hé):指修长的鸟翅。高冥
【注释】 拥节:手握符节。唐子方:即唐介,字子方,宋仁宗时宰相。先还:提前归来。赭(zhě)案:指御史台,是御史的办公处所。腥膻:指胡人,泛指少数民族。惨然:形容心情忧郁悲伤。 【赏析】 此词上片写唐介奉使北归途中所见景物。起句“拥节才临塞北垣”,写他刚到边境就碰上了回朝的使者,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句“正逢归骑下幽燕”,写他看到南来的北使在幽燕地区下来,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两句既写了景
诗名:《七言滑州新修东园(原缺,据四库本补)·其一》 汉家东郡古延津,诏属王畿命迩臣。仪物增荣都府旧,恩光流浃吏民新。 译文: 在汉朝的东郡,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叫做延津,朝廷将这片土地划为皇家禁城的一部分,任命当地的官员管理。这里的仪物增添了荣耀,都城的旧有风貌焕发新生,恩泽普照了官吏百姓。 赏析: 首联“汉家东郡古延津,诏属王畿命迩臣。”描绘了滑州的历史背景,指出该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群玉嵯峨压石渠,我初通籍预雠书。 - 群玉:形容山高或地势险峻。 - 嵯峨:意为山峰高耸。 - 压石渠:指山势险要,如同石渠一样难以逾越。 - 通籍:指获得官职。 - 预:参与、涉及。 - 雠书:校对文书,处理政事。 - 我初:我初次担任。 - 通籍预雠书:我初次担任官职时参与了校对文书。 三年未压承明直,一日更从俗吏居。 - 承明
【注释】 禁阁深严:指皇宫的禁卫森严。帝策书:皇帝的诏书。侍臣才调蜀相如:意思是说,朝廷中有像汉代丞相诸葛亮那样有才干的人。屡从金马辞番直:多次辞别去边地任职。又下承明佩左鱼:在承明殿上佩带左鱼袋,表示任地方官。弩矢前驱:指用箭射向前方。登北固:登上了北固山。壶浆迎路过姑苏:百姓用酒肉来欢迎路过姑苏(今江苏苏州)的使者。使君诗老江山胜:使君是古代对太守的美称。 【赏析】 此为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