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作品,诗题《次韵梁尉秦碑》。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 “六王失国”指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的灭亡,“四海归”表示天下归附秦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曾东巡至碣石山,并刻石纪念其功绩与历史影响。 2.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 “法因史籀”是指秦朝的书法风格,“增”和“减”指书法中的增减笔画
【注释】 次韵梁尉秦碑:是杜甫和好友梁伟的诗,梁伟在任上曾作《秦碑》一诗。乘舆:指天子。方岳:指州郡长官。百二险:关中地势险要。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郡治所。历数:指国家政权。君臣自贤圣:指当政者自以为贤圣。鲠论:直率的议论。相君:对梁伟的尊称。玉箸:笔名。 【赏析】 此诗是杜甫与好友梁伟的唱和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梁伟在长安任上作《秦碑》,后半部分则是杜甫对此诗的和作。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描写
【注释】 今代:当今时代。论儒学:评论、研究儒学。如君德最优:以您(指薛艮斋)的德行为最好。 非:指对,不对。千古事:千年流传的事。九家流:孔子等儒家大师的学说流派。 身殁言犹在:您的身体虽然去世了,但您的言论仍然流传着。官卑志未酬:官位低微,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傥:如果,假使,假设。程仇:即《诗经》中的《大序》,《礼记》中的《乐记》。 【赏析】 是作者在薛艮斋先生去世后所写的
今代论儒学,如君德最优。 是非千古事,出入九家流。 身殁言犹在,官卑志未酬。 傥令兴礼乐,端不后程仇。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歧。 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 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 只馀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 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 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 指东作西未足怪
宋湖州归安人,字子齐。 莫伯镕子。 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 为平江府录事参军。 二十四年又中博学宏词科。 累官给事中。 与侍御史李衡、直学士周必大、谏官王希吕,因反对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权事,同时罢职。 后仕至司农少卿。 生卒年:?-
宋湖州归安人,字子齐。 莫伯镕子。 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 为平江府录事参军。 二十四年又中博学宏词科。 累官给事中。 与侍御史李衡、直学士周必大、谏官王希吕,因反对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权事,同时罢职。 后仕至司农少卿。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