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跂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景色的诗。全诗以“斯人”为题,写园中的景致,并借景生情,抒发自己超脱尘世、向往高远的情怀。 【注释】 ①张氏:即张翰,字季鹰,东汉山阳郡(今江苏淮安)人。曾官中书郎,因遭诬陷罢职归乡,作《思吴兴歌》怀念故乡。②岸荠(chí):岸边野草。随渔(hú)屦(jù):跟随着打鱼人穿着的鞋。③林桃:指树上的桃花。④铜雀台:在河南临漳县邺南,是曹操建造的行宫之一。⑤雨花岩
【解析】 “为问风多逆,舟行太缓生”:为何要问风势逆呢?因为船行驶得太慢了。这句诗中,“为问”是反诘句的用法,表示疑问的意思,“风多逆”是“逆风太多”的意思,“舟行太缓生”是船行驶太慢的意思,这两句是互文见义。 “渔歌不用调,水宿莫论程”:捕鱼的歌不用调和,水上住宿不讨论行程。这句诗中,“渔歌不用调”是省略句,意思是说“不用唱调”,即不用歌唱,“水宿莫论程”是“不要谈论行程”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全诗的意思,抓住关键字词理解。 “野水今年长,青田入白湖”:野外的河水今年涨得很宽,青田县的稻田被淹进了白湖。野水是指大河,泛指黄河,青田县是黄河南岸的一个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由于黄河水量大增,使得青田县的田地被淹进了白湖,所以作者才会在诗中写到“野水今年长”,这是黄河水位暴涨的直接反映。 “乡音闻驿马,风力验樯乌”:听到故乡的口音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词语加上注释”,这是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来理解诗意即可。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和戎就很有名,如今出使外国也颇有名气。胡星看不见了,汉节一年又一年地互相映照。州邑间一日三餐,而边塞却一苇航河。太平无事,无险可守,道德便是金汤。 【答案】 (1). 自昔和戎便(从古以来)——指自古至今。
舟中二首 故国风烟外,飘零隔岁淹。 今兹去拘窘,行复见安恬。 未拟亲酒盏,何当疏药奁。 酬恩无处所,香火供瞿聃。 注释: 故国:过去的地方,指家乡。 风烟外:风尘之外。形容远离故乡。 飘零:离散流落。 隔岁淹:经过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今兹:这年;此年。 去拘窘:摆脱困境。 行复见安恬:行走时又见到宁静安详的景色。 未拟:不打算。 亲酒盏:敬酒。 何当:什么时候。 疏药奁:整理药具。 瞿聃:即瞿昙
苍头奉筇竹,稚子试春衫。 共著野人服,来游居士岩。 注释:苍头:仆人,这里指张氏家的仆从。筇竹:手杖。稚子:年幼的孩子。着:穿着,此处作动词用。野人服:山野之人的服装。来游:来访。居士岩:居士居住的地方(岩),泛指山中岩石。 译文:仆人手持筇竹手杖,小孩儿也换上了春天的新衣,他们一同穿着山野之人的服装来到山岩之中。园中的蔬菜可以佐酒,书函里装着采集草药的记录。这些都很随意,不值一提,从今以后
诗句:从今鱼易得,居与水相通。 译文:从此以后,鱼儿很容易获得,居住的地方和水相连。 注释: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认为人们可以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能够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空间。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鱼儿的轻易获取和与水的紧密相连,寓意着生活的轻松和自由。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
柯亭三弄笛,憀栗易悲风。 妙曲来天上,飞花落酒中。 翠屏虚在望,玉镜迥当空。 摹写何人解,王维老画工。 诗句释义及译文: 柯亭三弄笛,憀栗易悲风。 - 柯亭:指代某个地点,可能是诗人创作笛子音乐的地方。 - 三弄:形容笛子的演奏技巧高超,多次重复同一乐章。 - 憀栗:形容笛声悠扬、哀婉,使人心生凄凉之感。 - 易悲风:容易引发悲伤的情绪。 妙曲来天上,飞花落酒中。 - 妙曲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 抚枕得滂湃,开轩延翠微。 乃翁故时客,何许更言归。 有兴添书滴,无心傍钓矶。 惟应一大事,策杖到禅扉。 译文: 在梦中醒来,心情澎湃如雨滂沱;打开窗户,迎接清新的山间空气。你曾是旧时的客人,现在又何须再说回家的事情呢?我满怀诗意,笔端不断流出墨迹;而你似乎并不在意这闲情逸致,只在一旁静静地垂钓。只有一件大事需要你去处理
次毕将叔韵寄寿阳三首苦竹湓江宅,黄山秋浦亭。 猿声作头白,客泪对衫青。 笑尔悲凫胫,知吾寄水萍。 时时赖严尹,小队出郊坰。 注释:苦竹:竹子的一种,又叫苦竹,这里指代诗人的住所。湓江:湓浦江,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黄山:即庐山,在今江西省星子县。秋浦亭: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境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游历过的一个地方。猿声:猿猴的叫声,这里用来形容环境清幽。作头白:指年老头发变白。作,成为之意;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