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立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需通读全诗,道出诗句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手法、语言和表现的主旨答题。具体到这首诗来说,第一句“平生故人谁绨袍,元龙湖海风裁高”中“故人”“绨袍”都是关键词,“故人”指老朋友,“绨袍”是丝织品的代称,这里指旧衣服,暗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第二句“吟诗仓卒供十手,清水新淬龙文刀”中,“仓卒”、“新淬”都为关键词,“仓卒“意为匆忙
这首诗的标题是“次彭介山韵”。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注释: 1. 丹崖老屋金精秋,玉虬驾我万里游。 - “丹崖”指的是红色的山崖,可能是在描述山的壮丽景色。“老屋”可能是指古老的建筑或房屋,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金精”可能是指金色的光芒或者金子。“玉虬”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文采飞扬。“万里游”表示诗人有远大的志向,愿意去探索未知的地方。 2. 黄岑山下有小洞
注释: 1. 桂山药石不入市,土风割牲谄非鬼。 - 桂山(今属广西)的山药石并不进入市场出售,当地人以割取牲畜来讨好神灵,并不是因为鬼神。 2. 巫师怀肉饫妻孥,医师衡门冷如水。 - 巫师带着肉给妻子儿女吃,而医师的家门却冷得像冰水。 3. 子今挑囊入深云,如以章甫投文身。 - 你今天挑选口袋走进深云,就像用礼帽去投刺探人的肌肤。 4. 吾诗易得药难售,子规语人传藉手。 - 我这首诗很容易得到
赠龙张泉医为灼艾 留侯远孙腹䏺肛,载儒家书杂岐黄。 桂山木落秋苍苍,画帘西风杵臼香。 瘴烟疠雨吹南荒,弱儿倒卧瘦女僵。 药石不入市贾箱,利专巫祝司祷禳。 磨刃霍霍向猪羊,见君似人喜踉蹡。 圭刀遣赠出锦囊,我怜此身无牢强。 外邪客气弩矢张,君言扶衰艾火良。 有得不计腕肉疮,世间何事非膏肓。 白昼二竖行跳梁,案脉骇走扁与仓。 馁腹可复须槟榔,请君乞我囊中方。 【注释】 1. 留侯:指张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描述了稽古堂中书作种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1. 稽古堂中书作种,儿孙班被文章宏。 (稽古堂中书作种)稽古堂中,是指位于杭州西湖的一所藏书楼名。“书种”指的是书籍或学问的种子,这里比喻为种植在稽古堂中的学问。“儿孙班被文章”,意味着子孙后代都继承了家族的学问和文采。“文章宏”形容他们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2. 平园诚斋老词伯,至今□□□□□。
邵中立的《六香吟屋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这首诗以“邵中立六香吟屋”为题,描绘了诗人在自家庭院中品味各种香气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人生等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百原山头鹤不归,远孙流落沧江湄。 (注释:百原山头没有鹤的身影,远房侄子流落在沧江旁。) 译文:在百原山的山顶上,看不到飞翔的鹤,只有远方的侄子流落于沧江之湄。 2. 深衣大带冠嵬巍
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 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 注释: 1. 高原陆地无莲花:高原上的陆地没有莲花生长。 2. 此峰刻画天与状:这山峰如同用画笔描绘出来的那样逼真。 3. 李君下构三千楹:李先生在此处建筑了三千根柱子的建筑。 4. 读书月明调悲壮:在明亮的月光下读书,心情显得悲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苏台览古》。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诗句解读: 1. “欹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 —— 李白在萧寺中休息,直到早晨醒来才看到晴朗的天空。 2. “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 描述的是一条由细马拉着的金色马车,从东南方向的城市驶出。 3.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 —— 狂风吹过,将花朵吹成红色的尘埃,路上种满了青松树。 4. “云埋塔影铃铎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南山有虎额欲白,当年冯妇搏不得。” - 注释: 南山上有一只老虎,它的额头上原本是洁白如雪的毛色,但是因为年岁增长,毛色开始变白。冯妇试图去捕捉这只老虎,但最终未能成功。 - 译文: 在南山上,一只老虎的额头已经变得白色,仿佛它曾经年轻、洁白,但岁月流逝,它已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自由奔跑。 2. “牛羊食尽麋鹿无,樵苏不来道榛棘。” - 注释: 当所有的牛羊都已吃光
【诗句注释】: - 颁春曲(诗名):《颁春》原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正月所作,本为大酺时赐群臣宴乐的曲子。此诗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作者自汴京被贬黄州时,因“新正”之际,朝廷举行盛大宴会,诗人应诏赋《颁春曲》。 - 颁春亭上罗官斑(在颁布春天的节令时):在颁发春节的时节里。 - 黛(dài)泥骨碎鞭影间(指马鞍上斑驳的泥土与破碎的鞭痕):比喻自己遭贬谪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