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苏台览古》。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诗句解读:
- “欹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 —— 李白在萧寺中休息,直到早晨醒来才看到晴朗的天空。
- “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 描述的是一条由细马拉着的金色马车,从东南方向的城市驶出。
-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 —— 狂风吹过,将花朵吹成红色的尘埃,路上种满了青松树。
- “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 —— 云遮住了佛塔的影子,铃铎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对话一般;雨水落下,山中的石头被冲刷得发出响声,风雨来临。
-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 —— 仙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多年,只有断裂的墓碑和爬满苔藓的山巅还留在原地。
- “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 —— 一只鹤回到华表上,似乎在说话;一块巨石躺在地上,散发着沉香的烟雾。
-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 —— 蚂蚁、蜜蜂等昆虫在三万户的洞穴中筑巢,山上和山下都是迷雾笼罩。
- “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 —— 可怜的当年骑着龙的人,现在仍然思念着回家的路。
-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 —— 我希望能够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在山顶上拾取桃花种子,种植在云朵的根部,春天时开出美丽的花朵。
- “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 —— 即使只有一颗种子能够存活三千年,它也不会被带到人世间去食用或燃烧。
译文:
在清晨时分,我来到这座古城的遗址,看着晴朗的天空,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我看到了一辆由细马拉动的金色马车,沿着曲折的道路驶向东南方向的城市。风势猛烈,将花瓣吹成红色的尘埃,道路上种满了青松树。云彩遮蔽了佛塔的影子,铃铎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对话一般;雨水落下,山中的石头被冲刷得发出响声,风雨来临。仙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多年,只有断裂的墓碑和爬满苔藓的山巅还留在原地。一只鹤回到华表上,似乎在说话;一块巨石躺在地上,散发着沉香的烟雾。蚂蚁、蜜蜂等昆虫在三万户的洞穴中筑巢,山上和山下都是迷雾笼罩。可怜的当年骑着龙的人,现在仍然思念着回家的路。我希望能够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在山顶上拾取桃花种子,种植在云朵的根部,春天时开出美丽的花朵。即使只有一颗种子能够存活三千年,它也不会被带到人世间去食用或燃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城的景象。李白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场景。诗中不仅描写了景物的变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首联”欹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描绘了诗人在萧寺中休息,直到早晨醒来才看到晴朗的天空。接着,诗人描述了一条由细马拉着的金色马车,沿着曲折的道路驶向东南方向的城市。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现了古城的地理位置和早晨的景象。
颔联”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景象。诗人观察到狂风把鲜花碾压成红色尘埃,道路两边种满了青松树。他还看到云朵遮住了佛塔的影子,铃铎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对话一般;雨水落下,山中的石头被冲刷得发出响声,风雨来临。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城市中的建筑。
诗的中间部分”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则转向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诗人感叹仙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多年,只有断裂的墓碑和爬满苔藓的山巅还留在原地。他想象到一只鹤回到华表上,似乎在说话;一块巨石躺在地上,散发着沉香的烟雾。这几句诗通过对过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一联”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他想象到蚂蚁、蜜蜂等昆虫在三万户的洞穴中筑巢,山上和山下都是迷雾笼罩。他希望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在山顶上拾取桃花种子,种植在云朵的根部,春天时开出美丽的花朵。然而,他也知道即使是一颗种子也能存活三千年,它也不会被带到人世间去食用或燃烧。
这首诗以古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它不仅是一首描绘古城风貌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