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论心画写影,倾盖谁能交刎颈。
慈恩梦事风花飞,一见八年肝胆醒。
锦鸡山上霜皑皑,机动阱发从何来。
骑牛涧谷未必恶,古来铁马无非灾。
彩衣蹁跹晴昼里,台上曲高倾倚市。
回雁峰头一笑春,来缊傥可烦邻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送侍彩泛幕之饯》,全诗共四十六句,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译文:

世人都把心比作画,用笔墨描绘出自己的影像。然而,真正的友谊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谁能保证与知己倾盖相交呢?
慈恩寺的事情如同风中飘飞的花一样,转眼间过去八年了,我与您肝胆相照,情谊深重。
锦鸡山上霜花皑皑,那机动陷阱的发射器从何而来?骑牛涧谷未必就是凶险之地,古时铁马无非都是战祸的源头。
彩衣在晴日里翩翩起舞,台上的乐声高昂而引人入胜,但市井之中的曲调高亢则令人难以接受。
回雁峰头的春色令人愉悦,希望您来的时候能够麻烦邻里照顾一下。

注释:

  • :世间的人。
  • :谈论、议论。
  • :绘画。
  • 写影:描绘自己的影子。
  • 倾盖:比喻初次见面,意指彼此之间没有深入的交情。
  • 刎颈:形容至交或生死之交的朋友。
  • 慈恩:指慈恩寺,位于长安城东南,因唐太宗在此建大雁塔而得名。
  • 梦事:梦中的事情。
  • 风花:自然景物,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 肝胆醒:比喻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相互了解。
  • 锦鸡: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山上:指的是锦鸡山,位于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东北。
  • :霜降后山上的景象。
  • 阱发:陷阱发射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机关。
  • 骑牛涧谷:指有牛和人居住的地方,通常指偏僻的乡村或者山野。
  • 古来:自古以来。
  • 铁马:战马,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坐骑。
  • 彩衣:彩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是指节日或庆典时的盛装。
  • 蹁跹:舞蹈的动作。
  • 曲高:音乐或歌声高亢。
  • 倚市:站在市场旁。
  • 回雁峰头:指回雁峰,位于陕西宝鸡市北。
  • 来缊:来归,指客人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为一位名叫侍彩的人送行的宴席上的一首长歌。王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著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侍彩的深厚友情,以及对离别时刻的依依不舍。

诗的开头两句以“世人论心画写影”开篇,揭示了世间人们往往只关注于表面的交往,而忽视了真挚友情的本质。接着以“倾盖谁能交刎颈”表达了只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下深厚的友谊。这里的“倾盖”意味着初次相见,“刎颈”则是一种生死之交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难得一见的感慨。

第三句“慈恩梦事风花飞”,借用了佛教典故“风花雪月”来表达世事变迁无常,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第四句“一见八年肝胆醒”则描绘了与侍彩相聚后的深刻交流和理解,两人肝胆相照,情感深厚。

第五句“锦鸡山上霜皑皑”描写了锦鸡山的景色,暗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紧接着的“机动阱发从何来”似乎是指某种机关或者陷阱,这或许是隐喻着某种阴谋或者困境的存在。第六句“骑牛涧谷未必恶”,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然态度,认为即便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也可能成为成长的土壤。

接下来的几句继续表达了对侍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他即将到来的行程的期待,其中“彩衣蹁跹晴昼里”、“台上曲高倾倚市”、“回雁峰头一笑春”等句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最后一句“来缊傥可烦邻里”,则是诗人对侍彩到来时希望得到邻里帮助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离时刻的不舍,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真挚友谊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