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注释: 见北涧:在北方的溪涧中,指隐居之地。 橘洲骨冷不容呼,正始遗音扫地无。 一代风流今北涧,十年妙语得西湖。 人皆去献辽东豕,我亦来观屋上乌。 春尽闭门无恙不,杨花飞作雪模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北方溪涧中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守寒舍的生活,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全诗如下: 菖蒲田 一从神武挂冠缨,便入千峰适性情。 已向耆英逃姓字,肯因杨柳作歌行。 石田水冷菖蒲节,茅屋云深薜荔荣。 白发山僧知此意,时时来听野泉声。 注释: - 神武:指汉高祖刘邦,他曾经在秦岭上挂过“神武”的旗帜,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权力。 - 挂冠缨:指的是辞去官职,离开朝廷。 - 千峰:指的是华山,因为华山有一千峰。 - 耆英:指的是老年的贤士。 - 柳
注释: 上浙翁:指浙江的高人。凌霄峰顶极高寒,中有高人把钓竿。 万里江湖未归客,满天风雪独凭阑。 医和世遇肱三折,慈氏门开指一弹。 管领梅花春有意,免教回首望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浙江时所作。诗中描述的是一位高人在寒冷的凌霄峰顶钓鱼,他独自一人面对风雪,感叹自己的身世与遭遇。诗人通过描绘这位高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怀
【注】赵倚楼:指赵师秀(赵倚楼),字景行,号灵秀,浙江金华人。绍兴十四年进士。历官处州、夔州、饶州知州。工诗善画,尤擅山水,与戴复古、刘过为友。 赏析: 《和赵寺丞中秋韵》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中秋夜宴,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全诗在艺术构思上别具一格,它既没有采用常见的起兴手法,也没有用传统的咏物手法,而是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把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融为一体。这种写法虽新颖
《春雪》 竹边声细夜方阑,开尽南窗独自看。 桃杏学梅唯欠瘦,池塘堆絮怪能寒。 纤纤尚舞东风力,片片还随晓气乾。 芳草已滋三径绿,谁知陋巷有袁安。 注释:竹边的声音细小而夜晚已经结束,我打开窗户独自欣赏外面的美景。桃花、杏花模仿梅花的样子,却缺少了它的丰满和柔美。池塘上的浮萍堆积在一起,像是在嘲笑春天的寒冷。纤细的柳枝仍然在风中舞动,每一片叶子都在早晨的空气中显得更加清新明亮
见海门韩宰 心远遥知地自偏,杖藜随处有云泉。 朝来原上一犁雨,春到淮南二月天。 短短菰蒲初弄水,依依杨柳欲摇烟。 渊明自是无为者,能使懦夫怀凛然。 译文: 我站在海门前,远远望去,就能知道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偏僻。拄着藜杖,随时可以发现周围的美景:处处都有云雾缭绕的山泉。清晨的原野上,一场小雨刚刚洒下;淮南的春天,二月的天气温暖宜人。短小的菰蒲刚刚被雨水打湿,摇曳在水面上;依依杨柳仿佛在轻风中摇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以及注释: 1. 不见陶欢今四载,欣然复会在通川 - 注释:陶欢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陶欢分别四年后重逢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 赏析:诗人通过“不见”和“欣然复会”两个词组,描绘了重逢时的心情变化,从一开始的思念和期待到最后的欣喜和激动,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2. 行囊觉重添新稿,颜貌如前转少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喜雨 - 解释: 对雨水的高兴,常因为旱灾得到缓解而感到欢喜。 - 译文: The rain is joyful, bringing relief from drought. 2. 去年民病屡思安 - 注释: 去年(Last year);民病(People's suffering);屡思(repeatedly wished for);安(peace)。 - 赏析:
雪 斗舞争飞住复飘,寒林开尽玉枝条。 清缘煮茗开蓬户,冷为寻梅过野桥。 仿佛村前出图画,依稀江上见渔樵。 墙根屋角且宁耐,留与诗人款寂寥。 译文: 雪花在天空中飞舞,停歇后又飘落下来,寒冷的树林已经开放了树枝上的花朵。 我煮茶欣赏雪景,推开门迎接雪花飘进我的屋子,寒冷的天气让人忍不住去梅花盛开的地方寻找春天的气息。 仿佛看到了村庄前面的风景,依稀可以看到江上渔民和樵夫的身影。 墙角屋角也足够安静
【注释】 雁塔题名:唐代,唐太宗为保存和保护佛教文化遗产,下令在长安大慈恩寺建立大雁塔,收藏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舍利。唐人考试及第后,要在这里题名。 二十年:唐进士科自开元二十三年(735)开始举行,至天宝十年(751)始废。此诗当作于天宝九载(750)前,时尹教授应是进士及第。 青衫:唐时举子参加进士考试,须着青布之衣,故称青衫。手板:即笏,古时官员上堂执板,以记事,后用作官印之意。无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