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行海
【注释】 千古:长久的。苍苔:青苔,一种常绿植物,生长在阴湿处。径:小路。刘阮:即刘晨、阮肇。晋人。相传二人曾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留食半年,后不知所往。此诗借指隐士或游仙者。宋:宋朝。桃花:这里借指桃源。秦:秦代。此诗借指南方的桃花源。 【赏析】 “千古苍苔一径春”,首句是写景。这句说,这条通往古桃源的小道,已经踏遍了千百年,但仍然郁郁葱葱,长满青苔,春意依然不减
【诗句释义】 钱府园池:指的是位于杭州的宋代名园——西湖。钱氏,即北宋时期的杭州太守钱塘令。“钱府”即指此。 玉蕊金花水面浮,翠禽闲暇鹭鸶愁。 玉蕊、金花:都是形容水中莲花,用花来形容水,形象生动。 翠禽:绿色的羽毛,泛指各种鸟类。 闲暇:悠闲自得的样子。 鹭鸶愁:形容鹭鸶因环境变化而感到忧愁。 夕阳睡起凉亭上,坐看鱼儿作队游。 夕阳睡起:形容夕阳西下的美景。 凉亭: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
【译文】 春日里花儿的香气令人陶醉,清晨我听到百舌鸟清脆悦耳的鸣叫。 白玉般的马儿在芳草中欢快地驰骋,踏青时雨后初晴,天空湛蓝,空气清新。 注释:十分花气醉春情(十分:非常):形容春光明媚。春情:指春天里的景色和气息。 拂晓先闻百舌声(拂晓:天快亮的时候):拂晓:拂晓即破晓,天刚亮的意思。百舌:百舌鸟,又名黄鹂、黄莺等。 白玉摇鞭(摇鞭:马鞭,用来驱赶马匹):玉:白色,这里指马。鞭:马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题要求来回答即可。 “桥上红阑倚夕阳”,点明地点是桥上,时间是傍晚时分。“倚夕阳”表明诗人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东风吹送禁梅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 “王孙走马晴堤远,杨柳青青春草长”两句描写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里,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东风轻拂,吹送来了阵阵梅花的幽香…
这首诗的译文是: 陌上别人种杨柳,我独自对着春风感叹万物。 最让人怜惜的是芳草的颜色,王孙公子却多不归家。 注释: 1. 陌上:指野外的田埂。 2. 杨柳:泛指垂柳。杨柳树柔条细长,婀娜多姿,故有“杨柳依依”之说。 3. 物华:万物的美好风光。物华,指自然界的一切美好事物。 4. 最怜芳草色:最让人怜惜的是芳草的颜色。芳草,这里指早春时节生长的草木。 5. 王孙:贵族公子。 赏析:
【注释】: 凤城楼阁蔼春风——凤城,古代长安的别称。楼阁,指长安城内的宫殿建筑。霭,这里指笼罩在楼阁上的春天气息。 湖水绿平桥影红——平桥,即平直如弓形的石桥。绿,形容湖水碧绿。平桥、湖水、桥影,都是描写湖面上景色。 蛱蝶倚花香梦暖——蛱碟,蝴蝶的一种。倚,靠、依偎。花,指岸边的花朵。蛱蝶依偎在花香中,仿佛进入了甜美的梦境。 管弦声断夕阳中——管弦,乐器。夕阳中,指日落时分。声音中断
吾庐感物华,伤春多在别人家。 今年莫使春憔悴,能有几番归看花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吾庐: 作者居住的房子或小屋,位于勺庭左角。 2. 二月: 春季开始的时间。 3. 物华: 指春天的景物。 4. 伤春: 因季节变换而感到哀愁。 5. 莫使春憔悴: 不要让春天失去生机,不要让它憔悴。 6. 几番: 几次,多次。 - 赏析: 《吾庐记》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然后逐字逐句的进行解读。最后分析概括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1) “绕岸奇峰半没烟”,描绘了一幅水墨画。诗人以写景起笔,先勾勒出一幅水边景色的轮廓。在诗人笔下,岸边奇峰耸立,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满窗凉影竹涓涓”,接着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全景逐渐转入局部
【注释】 赵氏:指唐玄宗。废园:被废弃的花园。 笙歌:吹奏的乐曲。无复:不再有。 南楼:指皇宫中的高楼,此处借代皇帝。 燕雀:比喻小人。 凄凉:寂寞、冷落。 草木秋:指秋天。 记得:记得从前。 小时候:幼年时期。 扑蝶:捉蝴蝶。 几枝:几根。 好花:美丽的花朵。 头:树枝上的一部分,这里指花梗的顶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赵家花园的荒凉景象和作者幼时的快乐时光。
【注释】 紫陌:指京城大道。紫,这里指紫色。 香尘:尘土上落有香气。 玉箫:一种用玉石制成的管乐器,音调清脆。 绿衣鹦鹉:即翠羽鹦鹉,羽毛绿色。 胭脂嘴:形容口吻红润如涂了胭脂。 一百金钱:古代货币单位,这里指一两银子。 得来:获得、买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鹦鹉的外形与颜色。后两句是说:这只鹦鹉的嘴巴像涂了胭脂一样红润,价值百两白银,可以买来。 “少年子”句:意谓少年人喜欢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