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门启处”句意为:推开门一看,是园中的亭子,秋天的景色。 “曲槛回廊堪坐啸,一声啼鸟悠然别”句意为:曲折的栏杆,回廊可以坐啸,一声鸣叫的鸟儿悠扬地飞走。 “更环山,面面翠崚嶒,螺千结”句意为:再环望四周,四面青山重叠,绿意盎然。 “芳树下,藤萝折”句意为:在花树丛中
【注释】: ①满江红:词牌名。此首为“吊古”之作,故题作《广陵吊古》。 ②隋家宫阙:指隋炀帝的宫殿,即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所建的行宫。 ③竹西歌吹,雷塘烟月:据《扬州画舫录》载,隋炀帝曾于天宝年间,在扬州城西的竹林小路上建有行宫,并筑有高台,名为竹西亭。又据《太平御览》引《古今乐录》云:“扬州大明寺,旧有雷公塔,唐时有李德裕诗曰:‘雷塘南浦月华流,竹外疏钟发棹讴’。”此处以竹西、雷塘指扬州
诗句释义: - “萧瑟泓峥,临高台、居然万里。” 描绘了海边的壮丽景色,萧瑟的声音和深邃的海洋构成了画面的背景。 - “正云澜泱漭,黏天无壁。” 描述了海浪浩渺无边,好像连天都看不见边际。 - “日月纵横三岛外,星河烂漫洪波里。” 描述了在广阔的海面上,太阳和月亮似乎在天空中的岛屿之外自由移动,而繁星点缀的银河在海浪中闪烁。 - “把一钩、直下俯沧溟。” ” 描述了站在海边的高台上,向下望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陆游创作的《泛海》。全诗如下: 拍岸银涛,狂飙助、壮怀激发。 睇望处、空蒙烟雨,速山如抹。 一幅移来摩诘画,数行挥就张颠笔。 任轻舟、荡漾涉江湄,寻明月。 田横岛,风波息。 闽海屿,麈灰灭。 叹斜阳衰草,断戈残戟。 绿柳青莎梨雨足,白蘋红蓼蛩声咽。 问行踪、勾漏觅丹砂,违京阙。 【注释】 1. 拍岸银涛:形容海浪拍打岸边,发出轰鸣的声音。 2. 狂飙:猛烈的风。 3.
满江红 甲寅冬至日雪(节选) 至日阳回,刚好趁、歌调白雪。 侵寒起、玉堆阶下,无声骚屑。 斫桂未妨才女咏,披兰欲动先春色。 较当年、靧面熏衣,风怀越。 三径外,琅玕折。 一室里,珠帘揭。 喜六出纷霏,梅开时节。 香馥金炉烟篆漾,茶烹石鼎诗情澈。 只工闲、组绣线新添,轻寒绝。 【注释】: 1. 甲寅: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 2. 霜阳:指太阳的暖光。 3. 歌调:指歌唱。 4. 侵寒起
满江红·再题精忠柏,步武穆韵 世宙无常,总万汇、终归衰歇。 贯今古、精神郁勃,惟兹义烈。 雠陷亚夫牵甲楯,中伤斛律歌明月。 抱不平、江水咽胥涛,同凄切。 莫须有,冤谁雪。 涅背字,几埋灭。 计偏安,一任方舆残缺。 大厦知难支一木,痛心忍溅忠臣血。 轮囷姿、耻伴幕乌巢,卑廷阙。 注释: - 世宙无常:世界是不断变化的。 - 贯今古:贯穿古今。 - 精神郁勃:精神旺盛。 - 雠陷亚夫牵甲楯
诗句释义: - 数点征帆:数只出征的帆船。 - 凭栏处、海天萧瑟:站在栏杆旁,感受到海天之间一片凄凉。 - 试侧耳、鲸鲵鼓荡、风雷消息:试着侧耳聆听,仿佛能听到大海中鲸鱼和雷声的消息。 - 蚩蠢群生谁济渡:面对无知无觉的众生,谁能渡他们? - 时机万变难窥测:时势变化莫测,难以预测。 - 两年、髀肉暗中生、增悽恻:已经两年时间,大腿上的肌肉也在不知不觉中长了出来,增加了内心的悲伤。 - 望燕阙
满眼江山,全不似,寻常丘壑。 层楼外,朝飞暮卷,烟披云薄。 得意水边花弄影,偶然帘底风惊箨。 想当年,魏野爱郊居,应输却。 飞不去,亭前鹤,听不尽,松间瀑。 笑翠襟红袖,几番行乐。 把酒急邀明月下,要诗只向栏干索。 寄吾生,此地结跏趺,良非错。 注释: 1. 满眼江山,全不似,寻常丘壑。 - 诗句中的“满眼江山”形容眼前的景色如画;“全”是彻底的意思;“寻常丘壑”指的是普通的山和沟壑。 2.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格式要求”分析即可。 本词上片主要写春天将尽,词人伤春之情顿生。下片则抒发自己青春已逝,韶光不再的感慨。 【答案】 ①首句“才说春来”是倒装句式,意为“刚刚说春天来了”。“转眼又
满江红五首 其三 淡日帘拢,吹不断、一窗花气。粉痕低,碧丛晃漾,绿阴摇曳。半榻图书森映壁,四时风月长侵袂。羡诗人,惯爱此中眠,添吟思。 芳事尽,余香惠,尘梦倦,翻秋水。笑枕流漱石,总然非计。宝篆轻轻琴荐暖,茶烟袅袅风炉沸。小玲珑,堆向曲阑边,怜空翠。 注释: - 淡日帘拢:微薄的阳光透过窗帘。 - 吹不断:风吹不散。 - 粉痕低:指花瓣落在身上的痕迹。 - 碧丛晃漾:绿色植物在风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