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解析】 1.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一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带湖后所作。此词写春日感怀。上阕由“一年春事都来几?”起笔,以设问句发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下阕从回忆往昔写起,“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三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终老山林的决心和愿望。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朝廷的无限失望。 2.“绿阴庭院”“暖风帘幕”,点明时间与环境。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注释: - 青玉案:词牌名,这里作为题目。 - 社日:古代的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 双飞燕:燕子双双飞翔的景象。 - 江城:指临安(今杭州),南宋时为都城。 -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意为春天的衣衫已经破了,是谁来缝补它呢?身上到处是泪水的痕迹。 - 落日:太阳落山的时候。 - 芳草岸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 青玉案:一种诗歌体裁,多用词藻华丽、情感深沉的词句表达作者的情感。 - 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水上漂浮,这里指代女子。 - 横塘路:指女子所经过的路,横塘是一条小河,常在诗词中用以象征爱情的道路。 - 芳尘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春风在夜里绽放了千万朵花朵,花儿纷纷凋零仿佛星星坠落。华丽的马车行驶在花香弥漫的大道上,凤箫的声音震动着空气,月光在玉壶中缓缓转动,整个夜晚都是鱼和龙的舞蹈。 那些穿着鹅黄衣裙、戴着金丝饰带的女子们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诗句释义: - "梵宫百尺同云护":指的是一座高大宏伟的寺庙,被云雾环绕如同守护者一般。 - "渐白满苍苔路":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的花朵逐渐覆盖了长满青苔的道路。 - "破腊梅花□早露":在冬季腊月时节,梅花盛开,带着露水。 -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形容江边的树木被寒冷的波浪和山脉包围,景色十分壮观。 - "鸦啼影乱天将暮"
为山且辟山间路。 屈曲欲迷来去。 构个小桥横水渡。 画楼长榭,草堂蓬户。 安顿闲游处。 栽花种竹忘朝暮。 兴到疾书无题句。 不问人评可曾许。 空庭双鹤,一天风雾。 点点迎春雨
琳琅大道风流在。 苦春思、如烟海。 笔似新夷初发蕾。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大珠孕就三千琲。 一一唇边少人采。 不嫁朱颜光更倍。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
浮碧山前衙退了。 古县里、槐根老。 把酒读书常到卯。 觞泛菖蒲,彩缠筒粽,五花来竞巧。 石榴花下宜男草。 兰汤沐处占城稻。 一片冰壶名誉早。 笑指灵符,老农愿作,酣歌太平老
午风喜并兰汤浴。 斗百草、艾人矗。 角黍包金人百福。 符画钗头,扇颁内府,家家养鸲鹆。 浮碧枕于湖一曲。 彩舟竞渡人如蔟。 人民坐在华胥国,百子安榴,照眼欲明,好取多男祝
多年望断杭州路。 忽买棹,长江去。 江水滔天阔无数。 沙明风定,斜阳影里,几点闲鸥鹭。 半生总被浮名误。 文字穷人实天付。 好客登车谁肯顾。 草椽三架,沙田二顷,此愿能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