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空
【注释】: 叵(ǒ)耐:忍受,禁受。 垂钩(yáo zhóu):垂钓的意思。 鲲鲸(kūn jīng):古代传说中一种大鱼。 几多头角:形容龙的头角很多。 虾蟹:水生动物,这里比喻那些小人。 依前:依旧,仍旧。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在《颂古十首》中,列举了十则古人咏叹自然景物、抒发情怀的诗句,并逐一进行评析。这首诗是第九首。作者用“不可耐”三字起韵,点出了主题——讽喻老鬼精
连马带人劈一刀,虚空迸血涌波涛。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画面:一匹马和一个人被劈开,鲜血喷射而出,如同波涛汹涌一般。这可能象征着某种冲突或斗争,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混乱场面的感叹或描绘。 接下来是诗句: 千千万万人争看,谁解分开盖胆毛。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强调了众多人的围观和关注。这里的“盖胆毛”可能是指某人的勇敢或胆识,暗示着这场争斗或事件的重要性。 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
【注释】 才奋迅:刚振起精神,奋力奋进。卧龙:指诸葛亮,三国时蜀汉的丞相。猛虎:比喻英勇豪迈的勇士。咆哮:怒吼。波涛:波浪;水花。时人:当代的人。新月出林梢:新月从树林的尖端探出头来。 【赏析】 《颂古十首》是一首咏物诗,以咏叹诸葛亮的事迹为主。诗人通过描写诸葛亮奋起北伐中原,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而含冤辞世的历史事实,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深切悼念。 这首诗的前两句“卧龙才奋迅,猛虎便咆哮”
览天童示寂偈 宋代释慧空诗作赏析 1. 诗歌原文 太白峰前青海尾,一目秋光弥万里。 渔翁醉入芦花深,白鸟不飞天在水。 2. 诗句解释 - 太白峰前青海尾:指太白山之巅,其下是青海湖的尾部。 - 一目秋光弥万里:秋日阳光洒满大地,景色壮丽如画。 - 渔翁醉入芦花深:一位酒醉的渔夫误入了芦苇深处。 - 白鸟不飞天在水:天空中白鹭飞翔,仿佛在水面上停留。 3. 译文 太白山峰之巅,青海湖如尾般蜿蜒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梦境的诗,通过描述梦中的场景和经历,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感恩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 补陀大土观世音,位超灌顶佛长子。 不取正觉不涅槃,大慈悲等众生界。 以如幻智入我梦,示身为石令我取。 入手光严觉即无,无中度我观音在。 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 空无定居懒惰久,礼敬供养心常疏。 云何大士与梦石,不付他人惟付我。 譬如良医视患众
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宋代慧空释所作,梦幻中示慈悲大士 1. 补陀大土观世音 - 补陀大土:指地位崇高的佛教菩萨之一,如灌顶佛长子般崇高。 - 观世音:即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2. 不取正觉不涅槃 - 不取正觉:意指不追求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世人。 - 不涅槃:强调菩萨永存于世,为众生服务。 3. 以如幻智入我梦 - 如幻智:指超脱世间一切幻相的智慧。 - 入我梦:指菩萨智慧融入梦境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 - 解释:先打春牛头(即春天的开始),后打春牛尾(即春天的结束)。 - 关键词解释:春牛,指春天的象征。 - 注释:描绘了春天从开头到结束的全过程。 - 赏析:这句诗通过“先头”与“尾巴”来形象地描述春天的开始和结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第2句 - 解释:惊起虚空入藕丝里(意指春天惊醒了万物)。 - 关键词解释:虚空,指天空或宇宙。 - 注释
诗句释义: 主人无德客无机,石火光中闪电飞。 同死同生同得失,此心能有几人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端裕创作的《颂古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和客人的关系以及命运的无常,表达了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的感慨。其中“主人无德客无机,石火光中闪电飞”形象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的命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而“同死同生同得失
【注释】丈二钢钉:即大钢钉钉在墙上的钉子。八尺铁橛:即长铁橛子。插在眼中:形容钉孔虽小,但很牢固。犹自不瞥:仍不眨眼地盯着看。 【赏析】此诗是说这铁钉、铁橛虽然很小(插在眼睛里),但很牢不可移,使人不敢轻易挪动它,因此人们不敢去动它,也不敢去移它
【诗句注释】 1. 漆匠王荣朱法座求颂:指的是王荣这个职业的漆匠,他的技艺高超,他坐在法座上请求人们歌颂他。 2. 大鉴祖师曾指出:大鉴祖师是古代的一位著名禅师或高僧,他曾经对王荣的技艺给予过肯定和赞誉。 3. 拄地撑天黑似漆:形容王荣的技艺非常高超,就像一根柱子支撑着天地一样,其技艺如同漆黑色的物体。 4. 众生日用多不知:众生是指所有的人,日用是指日常生活,多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