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颜
注释:坐在佛祖的椅子上,砍伐佛祖的脚,不尊敬东边孔子,却向他乡学习礼仪和音乐。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态度。他认为,无论是儒教还是佛教,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尊重。而对于那些只懂儒家思想、不懂其他文化的人,则应该给予批评。这种态度在当时是有一定争议的,但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和尊重
注释:敲击锣鼓,船头急速前进,波涛汹涌,喊声震天动地。 洗脚上船,趁这顺风快便,一路顺风送我去扬州。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船行江上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椎锣擂鼓转船头”,“椎锣擂鼓”是一种古老的船行仪式,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奋斗;“转船头”则描绘出船行江面的壮观景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下来“席卷波翻喊激流”,则进一步描绘出波涛汹涌的江面
释义: 相骂时,你尽管接嘴,我任你说;相唾时,你尽管泼水,我任你泼。等到你不小心摸着了蛇的头,我就拍手大笑不已。 注释: 1. 饶汝 :原谅你。 2. 接嘴 :指随意说话。 3. 相唾 :相互唾骂。 4. 等闲 :不经意间。 5. 摸著蛇头 :比喻偶然发现对方的弱点。 6. 啰啰哩哩 :形容笑得非常开心的样子
注释: - 客舍久留连:在旅馆停留很长时间。 - 家乡夕照边:夕阳照耀着故乡的边境。 - 檐悬三月雨:屋檐下悬挂着连绵不断的三月的雨水。 - 水没两湖莲:河水淹没了两岸的莲花。 - 镬漏烧灯盏:锅里煮着灯油,灯芯已经燃尽。 - 柴生满灶烟:炉子上的柴火燃得正旺,冒出浓重的烟。 - 已忘南北念:已经忘记了南北的区别。 - 入望尽平川:远远地眺望着平坦的田野。 赏析:
牛头菩萨的面容,马面夜叉的脑袋。 不犯五逆罪过,快乐无忧百事顺。 注释:牛头:即牛头马面,佛教鬼差中的两种,常在地狱里作苦役。五逆罪:指五种重大的恶业:杀、盗、淫、妄语和酒色五种行为。快乐无忧百事顺:意思是说这些恶鬼没有犯罪,所以不会受到惩罚。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阴间恶鬼的诗。首句“牛头菩萨面”描绘出了牛头马面的面目。第二句“马面夜叉头”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形象。接着两句则表达了对他们的态度
以下是对《颂古 其一百七》的逐句翻译和解读: 1. 拄杖头边无孔窍: - 关键词:「拄杖」指的是僧人行走时使用的拐杖,「头边」指的是拐杖的顶端,「无孔窍」则是指没有孔洞。 - 赏析: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行走时拄着的拐杖,通过「无孔窍」来表达拐杖的独特性和实用性。 2. 大千沙界犹嫌小: - 关键词:「大千」是佛教用语,表示宇宙之大无边无际,「沙界」指的是世界或尘世。 - 赏析
【注释】 偈七首 其三滴水:水滴,即露水。冻:冻结。 天寒人寒:天气寒冷,人也感到寒冷。风动幡动:风吹着风铃(幡),使风铃摇动。 云门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筑著帝释鼻孔:用扇子拍打,把云门打上天空的三十三天,并打中了佛祖释迦牟尼的鼻子。 东海鲤鱼打一棒:东海里一条鲤鱼被棍子击中了脑袋。 雨似盆倾:雨下得像倒满了盆一样。 十二时中寻常受用:十二个时辰中的日常生活需要。 【赏析】
注释翻译如下: 去年的寒食节过后,今年的寒食节来临之前。 每天都是好天气,而不是正午的时候特别热。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第一句“去年寒食后,今年寒食前”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从一年的开始到结束,寒食节前后各有一次。这种时间的流逝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日日是好日
【注解】 1. 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 2. 附子:天南星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块茎,有毒。 3. 沉香:檀香科植物,木材入药,有香气,可制香料。 4. 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市。 5. 麝香:鹿科动物麝的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有香气,可入药。 6. 鲁子师:即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药物学家、文学家。 7. 僧才:指僧人,这里泛指和尚。 8. 鼻头裂破眼睛黄:说明气味过于浓烈,刺激过度。 【赏析】
【注释】 偈(jié)七首其一:佛教语,即佛经偈颂的开头。 一叶落:一片叶子落地。 天下秋:指大地进入秋天。 一尘起:地上尘土飞扬。 便有人悟去:就有人领悟了。 今时学者:现在的人。 为甚么:为什么。 却:反而。 不识自己:不认识自己。 【赏析】此诗用一叶落、一尘起作喻,说明一切事物的衰亡都是自然现象,而人的生死轮回也是自然之理。末句点题,表明今人不觉悟的原因。全诗语言简练,含义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