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应了解诗歌的相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和写作手法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诗人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来进行赏析。 1. “太极未分混沌”:这是第一句,也是全词的总纲。“混沌”,指天地未分之时,古人以混沌指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太极”,即天地未分时的一种状态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有三平韵。 沐浴即非卯酉:意谓沐浴可以延年益寿,但时间并非卯时、酉时。卯酉,指早晨和傍晚的十二个时辰。这里以“沐浴”喻指修炼,即指养生之道。 子时:古代用十二地支记时间的名词,子时就是夜晚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这里指夜间。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西江月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纤毫物欲不相侵。方得神凝气定。 动静不离中正,阳生剥尽群阴。龙降龙伏鬼神钦。行满便登仙境。 注释: 西江月:原指唐教坊曲名,后用来形容词句结构整齐、韵律优美。这里指的是诗作的格式和风格。 学道:学习道教修行的方法或道理。 须当猛烈:必须勇猛精进。 始终:指始终不变。 确守初心:坚定地守住最初的愿望或信念。 纤毫:极言其微小。 物欲:世俗的欲望。 神凝气定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写人、喻人。诗人在描写“金丹”时,用了许多比喻的手法,如“得一金丹事毕”“泥文执象理难通”,这些语句中的“泥文”和“执象”是道家修炼术语,分别代表修炼过程中的两个阶段,这里用来比喻人的两种状态:一是修炼到一定阶段后的“事毕”,二是修炼中难以达到的境界。 “妙处非铅非汞”句中“铅”和“汞”都是道家炼丹术中的重要成分,但这里却用它们来形容“金丹”,可见其寓意深远
西江月 日和月合,阴晦阳明。龟蛇产在虚危亭。巽风长向坎中经。火燥必资神水。动静皆由心意。说甚短长生死。与天合德无违。洞然妙理更何疑。 注释: 1. 日月相交晦朔,指太阳、月亮的交相辉映,即日出和月升。 2. 龟蛇产在虚危亭:指古代神话传说,龟和蛇是上古四灵之一,它们产于中国的昆仑山,也就是传说中的“虚”和“危”,而昆仑山有一座亭子,名叫“玉女台”。 3. 巽风长向坎中吹:巽风是指风从东南方吹来
【注释】吾道:指“道”。至尊至贵:最高无上的道。若非:如果不是。宿骨:先天的本性或资质。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无为:无所作为,顺应自然。万化:万物变化。中起:从中心发生。古今:古往今来。剩无亏:没有亏损。动静:指动和静。违:背离。神化:神妙的变化。 译文:我的大道最尊贵、最高贵,如果不是天生的资质就难以知晓。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保持无所作为的状态,才能看到本真的天理。万物的变化都从中发生
注释: 大药元无斤两,谁知愈采无穷。西江月,又名《明月几时有》,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坤癸结成真种”,意为大地之母(坤)与月亮(癸)结合,形成了真实的种子。“移来栽在乾宫”,意为将这颗真实的种子移植到乾宫(即天宫)。 山头雨打任狂风,吹撼根深不动。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坚韧。即使被风吹雨打,山头的树木依然坚固地生长,不会动摇。这象征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
西江月 一点真阳在坎,移来点化离阴。这些造化义幽深。须是明心见性。 妙在一尘不染,自然对境无心。可怜世上少知音。会得超凡入圣。 注释: 1. 一点真阳在坎:指的是人身中的阳气,通常指人的生命力或精神力量。 2. 移来点化离阴:这里的“点化”可能是指引导、教化的意思,将阳气引入离卦(火)中,以改变其性质或状态。 3. 这些造化义幽深:造化通常指自然的创造力量和变化。这里的“义”可能是指意义或法则
西江月 看尽丹经万卷。不明真汞真铅。那堪火候不曾传。都是肓修瞎炼。 一句真诠妙显,得知心得昭然。神归气伏不欹偏。刻刻打成一片。 注释: - 西江月:一种词牌名,此处作为诗歌标题。 - 看尽丹经万卷:指研习了无数的道家丹经。 - 不明真汞真铅:无法理解真正的汞(金属汞)和铅的精髓。 - 那堪火候不曾传:火候是道教中炼丹术的重要环节,没有传承就难以掌握。 - 肓修瞎炼:盲目地修炼,没有正确的方法。
【注释】 离坎不分南北:离卦代表南方,坎卦代表北方。 木金岂间西东:木与金是相克的,但这里指五行相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但诚一念守其中:只要心中存有真诚的信念。 四象五行: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木、火、土、金、水五行。 要识前身真种:要明白自身的本质。 洞观物我皆空:彻底洞察万物与我都是空的。 寂寞安静到鸿蒙:达到一种寂静、宁静的境界。 【赏析】 不要被外在事物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