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玠
【注释】 山有木:指树木。犀:指犀牛角,这里比喻花的美。灵芝三秀:古代传说中仙草的一种,长成时能生出三种颜色的花纹,这里比喻梅花的繁盛与美丽。书上瑞:指书里记载的祥瑞之事。曾不及尔常芬菲:曾不及你的芬芳馥郁。 初疑:起初怀疑。师文:相传黄帝乐官。叩弦发清商:指用琴曲《清商》演奏。无射:《清商》中的一支曲名。应律变四时:指乐曲随着季节而变化,如春风、夏风等。又疑女夷司花窃天和
程祥甫的《南山篇》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南中有山何巑岏,崛起自是佳林峦(注释) 在南方有座山高耸入云,自成一片佳景。 不同躁者与物竞,长得幽人推户看(注释) 不与那些浮躁的人争胜斗艳,而是欣赏那静谧的美景。 乌皮旧几歙石砚,黄葛短衫湘竹冠(注释) 用的是乌木制的书桌,砚台是歙砚
【注释】 彼何人兮翩翩,衣白苎兮纯玄:那是谁啊?像飞鸟那样轻盈,身披白苎衣,头戴玄色帽子。 曳扶留之枯枝,若将去而复旋:拖着枯枝在园中来回漫步。 虎挟乙以谁威,龟藏六而自全:老虎挟持了乙辛来显示自己的威力,乌龟把六数藏了起来来保全自身。 合归休乎吾土,寄蘧庐以天年:最后回到我们的土地休息,寄托在蘧庐之中度过余生。 【赏析】 《题蘧庐小像》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
【注释】 壶中:指道家炼丹炉,道士以水银炼丹。翁:即“翁”字的篆书形式。无不容:《列子·黄帝》云:“壶中之天地也,非有大过于天地者乎?”壶为容器,故言“无不容”。天地鸿蒙:语出《庄子·天下篇》,意谓宇宙万物皆由元气生成,元气是原始混沌的。融融:温暖和乐貌。一室烧丹灶红:指道士在炼丹房内烧丹,炉火通红。见松下青衣羽童:看见山野间有穿着青衣的童子。是何年竹枝化为龙:《史记·封禅书》载:汉元帝时
种花吟 满园种花不种桑,野桑不入名花谱。五陵豪家纨裤儿,快乐岂知蚕绩苦。 欢娱未足事已垂,富贵欺人年少去。却携锄钁向桑间,满眼看花花不语。 君不见金谷荒凉梓泽空,春风锦障俱尘土。悔不当时学种桑,尽遣歌姬作蚕妇。 注释: - 种花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富贵的讽刺和反思。 - 满园种花不种桑:诗人认为,种植花朵而忽视种植桑树是不对的。因为桑树是用来养蚕的,而养蚕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给朋友陆松隐的一首诗。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武陵刘郎花下歌,商雒黄公橘中乐。 - 武陵刘郎:指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中“武陵”是指他的故乡,而“刘郎”则是他自喻。 - 商洛黄公:指的是唐代诗人黄巢。黄巢曾在商州(今陕西商洛)隐居。 - 花下歌、橘中乐:分别指刘禹锡和黄巢在山花烂漫和橘子成熟时吟唱的诗作。
【注释】 濮(pú):地名。升平:太平。尔:你的。庾盈:指酒器满溢。姑苏台:古台名,在苏州。作市:即夜市。参星:北斗七星之一。《汉书·艺文志》说:“古之观星者,以唐都观于参斗之间。”这里指灯市。冰蚕:指用冰制成的蚕茧。火鼠:指穿皮毛的兽类,这里指用兽皮做的毛笔。鲛人:神话中鲛人的后裔。绡(xiāo):丝织品。琉璃:一种宝石,这里指玻璃器皿等。五色花:指月中的嫦娥。交光:指月亮和云彩相映成趣
【解析】 题干中“赏析”要求考生进行诗歌鉴赏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最后点明诗句在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注意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不能只针对某一句。本题的注释与赏析都比较简单。 【答案】 译文: 百年如舜华,览之不盈把。 胡为蜗角争,流血遍原野。 不闻楚王孙,风雷生叱咤。 哀哉帐中歌,美人双泣下。 吟诗故不恶,饮酒亦大雅。 得失可忘言
【注释】 倚:靠着。锸(chá):铁锹,农具。琐:细碎繁杂。 汝:你。 【赏析】 此诗是借吴景良荷锸图来抒写诗人的人生感慨的。首句“倚冰为山”是说用冰砌成一座山,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冷眼旁观和超然态度。次句“击石作火”是说用石头打火,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情追求。三、四两句是说人活百年,应该洒脱一点,不必拘泥于世俗琐事。最后两句则是说既然有酒便喝,无酒也可。全诗以“汝”字起兴
【注释】 “海水竭”:大海枯竭,海水干枯。 “海人熬波泪成血”:大海里的人因忍受不住波浪的颠簸而流下眼泪,眼泪变成了血。 “卤花凝白雪”:海盐结晶后呈白色。 “高廪露积万有馀”:高廪是古代储粮的地方,这里指储藏的粮食很多。 “征商不行榷法坏”:征商即征收商税,行榷法即实行榷法,这里指征税使百姓破产。 “使者分司来趣卖”:派来的官吏催逼百姓卖掉粮食。 “农家食咸苦不多”:农民们吃咸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