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壶中。无不容。天地鸿蒙。其乐也融融。一室烧丹灶红。
见松下青衣羽童。是何年竹枝化为龙。碧桃花下无日不春风。我欲访山阴旧隐与参同。
【注释】
壶中:指道家炼丹炉,道士以水银炼丹。翁:即“翁”字的篆书形式。无不容:《列子·黄帝》云:“壶中之天地也,非有大过于天地者乎?”壶为容器,故言“无不容”。天地鸿蒙:语出《庄子·天下篇》,意谓宇宙万物皆由元气生成,元气是原始混沌的。融融:温暖和乐貌。一室烧丹灶红:指道士在炼丹房内烧丹,炉火通红。见松下青衣羽童:看见山野间有穿着青衣的童子。是何年竹枝化为龙:《史记·封禅书》载:汉元帝时,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并作《蜀道易从论》。他的儿子李冰孙“李翼”,号青禽先生。《后汉书·方术传》说:他“能役使竹枝成虎”。碧桃花下无日不春风: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桃树开花,春风吹来,花下常绿如碧苔,春色常新。我欲访山阴旧隐与参同:山阴,今浙江桐乡县西南。晋人葛洪曾于此隐居炼丹。“参同”即炼丹术语,指配合药物的次序、配伍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炼丹情景的七绝。诗中描绘了炼丹士们专心致志地在炼丹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炼丹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壶中一字至十字”描述了炼丹士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炼制丹药的场景。他们坐在炼丹炉旁,手中拿着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各种文字,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这里的“壶中一字至十字”可以理解为他们在炼丹过程中,不断地尝试着不同的方法和配方,希望能够炼制出更好的丹药。
第二句“翁。壶中。无不容”进一步描绘了炼丹士们的精神风貌。他们如同一位老翁一样,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依然保持着专注和执着的态度,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情况都不会放弃。这里的“无不容”可以理解为他们在炼丹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努力去克服和解决。
第三句“天地鸿蒙”进一步描绘了炼丹士们的心境。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无际、混沌一片的世界之中,只有他们的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这里的“天地鸿蒙”可以理解为他们在炼丹过程中,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无穷奥秘和无尽智慧。
第四句“其乐也融融”进一步描绘了炼丹士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种乐趣和满足感,仿佛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这里的“融融”可以理解为他们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的、精神上的享受。
第五句“一室烧丹灶红”继续描绘了炼丹士们的具体行动。他们将丹药放入炼丹炉中进行炼制,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房间。这里的“烧丹灶红”可以理解为他们在进行炼丹的过程中,火焰燃烧得十分旺盛,使得整个屋子都亮了起来。
第六句“见松下青衣羽童”继续描绘了炼丹士们的形象。他们似乎看到了山中的一位身着青衣、手持羽扇的童子。这里的“青衣羽童”可以理解为他们在炼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神秘而又神秘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他们的师傅或者是他们的同伴。
第七句“是何年竹枝化为龙”则是对这位童子的身份进行了猜测。有人推测这个童子可能是竹子变成的,但这只是猜测而已,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八句“碧桃花下无日不春风”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桃花盛开,春风拂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无日不春风”可以理解为他们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最后一句“我欲访山阴旧隐与参同”,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一种期望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那个曾经与他一起炼丹的地方,与那位神秘的童子再次相聚。这里的“山阴旧隐”可以理解为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参同”则是炼丹的术语,表示他们在一起合作共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