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喜书塾新成:喜,高兴。书塾,书房。 屋外青山山外庭,山深人静院清清:窗外是青山,门外是庭院,因为山太深了,所以人声很少,庭院也显得格外的安静。 池边洗砚鱼龙喜,竹里题诗鸟雀惊:砚台旁边有鱼在游动,好像在欣赏书法。在竹子里面题字的时候,鸟儿被惊动了,好像在为诗人鼓掌。 窗几净函春草绿,吾伊声蔼夜灯明:窗户很干净,盒子里面放着新鲜的草,春天的气息很浓。夜晚的时候,灯光照亮了房间,一切都很明亮。
题湖西别业 何处风光乐可寻,淮西湖上草堂阴。 陶潜几树绿杨好,周子满庭芳草深。 过眼烟波随上下,傍人鸥鸟自浮沉。 一尘飞不到真境,明月几时同醉吟。 注释与译文: 1. 诗句释义: - “何处风光乐可寻”:询问何处可以寻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光。 - “淮西湖上草堂阴”:指在淮西湖上的一个草堂内寻找风光。 - “陶潜几树绿杨好”:引用东晋诗人陶潜(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句原文: 竹里森森屋,堂前小小楼。 有邀门始出,无价玉还收。 教子书频积,延宾辖每投。 何时学曾点,童冠舞雩游。 注释: - 竹里森森屋:描述了一座位于竹林深处的房屋,竹子茂密,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 堂前小小楼:这座小屋建在堂前,意味着它靠近主人的住所,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邀门始出: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只有在有人邀请时才愿意外出。 - 无价玉还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古梅》。 译文: 七星坛和飞云顶的聚会,三人各自持着竹子进行告别,之后才知道他们都是神仙。 梅花枝头花繁盛地盛开,古老的祭坛干净整洁,小路上回荡着脚步声。 山中的猿猴连臂下复上,野鸟乱啼声中飞回来。 云雾缭绕在山岩边,翠绿的树冠像翠盖一样覆盖;石头堆起,波面被掩映,青苔覆盖。 各位神仙欢歌笑语,一起飘向天空,一拱手相见,紫翠堆积。 注释: 1. 七星坛
【注释】 公:指唐宣宗。 上方:即上封寺,在抚州城东南一里。 高谈:指佛经。 好句:指诗句。 几院:指上封寺周围的庭院。 两岐:指两条路。 柴扃:指柴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46年(大和十年)初春游访上方寺时所写。当时正值春天,作者登上上方寺的高楼远望,只见群山叠嶂,远近相连;又见寺前古松,巢宿野鹤;再观新麦田里,两岐争穗。作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自己所作的诗篇来,于是便从庵外走出
【注释】 ①入觐:拜见皇帝,谒见君主。 ②诸湖:指代众多湖泊。 ③希微客舫轻:形容船行得很慢、很轻。 ④一帆风过几沧溟:形容船帆像飞鸟一样疾速飘过几片汪洋大海。 ⑤岸旁水落石还出:指在水边行走时,有时能看见露出水面的石头;水落石出是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意思。 ⑩岗上草黄松自青:形容山上的草变黄了,而松树依然保持着它的绿色和生机。 ⑦老翁泛湖舟几只:指一个年老的人划着几只小木船在湖中游览。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 爱日日去促——爱:喜欢。日日:一天天,一天比一天。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对每一天的喜爱与珍惜,因为每一天他都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望云云急飞——云:云彩,此处指天上的云朵。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云朵快速移动,仿佛在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 风高木叶响——风:风声。高:大,这里形容风声很大。木叶:树叶。这句诗通过描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词名:《城市山林亭会酌二首时九月六日也亭前禾甚丰》 苍翠山林景,巍峨城上楼。北山松已老,南亩稻将收。陶谢诗相敌,雷陈分各投。罗浮何日约,同与赤松游。 注释: - 苍翠山林景:描述山林的景色苍翠,充满了生机。 - 巍峨城上楼:形容城市的建筑雄伟壮观,高耸入云。 - 北山松已老:指北方的山中松树已经变得苍老而枯萎。 - 南亩稻将收:南方的田野里的稻谷即将收获。 - 陶谢诗相敌
【注释】 《和崔中丞过城山亭宴集二首·其一》 (1)“城市山林”句:指在城山亭前饮酒。 (2)“欲豁江南望”句:想放开眼目,远眺江南。 (3)“重登镇海楼”句:想再度登上镇海楼。 (4)“林高花影细”句:树高花影小,人声鸟声多,都使人感到嘈杂。 (5)“朱紫”句:指朝廷官员。 (6)“金兰气义投”句: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7)“景余吟不尽”句:景色美好而令人吟咏不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名胜古迹后,抒发感慨之情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城市日啾啾,谁言景趣幽。 - 城市里,阳光下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谁能相信这里的景色如此幽静美好呢? 2. 古诗中的“啾啾”通常用来形容鸟类的鸣叫声,这里用来描绘城市的喧嚣景象。而“谁言景趣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古墙垂薜荔,山木叫軥辀。 - 古老的城墙上,长着茂盛的薜荔植物;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