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叠山峰远近连,公过闲借上方眠。
高谈说处佛耸听,好句成时僧暗传。
几院古松巢野鹤,两岐新麦秀山田。
吟馀庵外还舒步,犬卧柴扃月满天。
【注释】
公:指唐宣宗。
上方:即上封寺,在抚州城东南一里。
高谈:指佛经。
好句:指诗句。
几院:指上封寺周围的庭院。
两岐:指两条路。
柴扃:指柴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46年(大和十年)初春游访上方寺时所写。当时正值春天,作者登上上方寺的高楼远望,只见群山叠嶂,远近相连;又见寺前古松,巢宿野鹤;再观新麦田里,两岐争穗。作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自己所作的诗篇来,于是便从庵外走出,漫步在寺院附近的田野间。全诗描写上方寺的景色及作者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形象鲜明生动。
首句“叠叠山峰远近连”,描绘上方山连绵起伏、峰峦迭嶂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雄浑开阔的基调。次句“公过闲借上方眠”,以拟人手法写山上的树木仿佛都在欢迎皇帝的到来,而诗人本人则在山中休息,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第三句“高谈说处佛耸听”,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佛经讲得非常精彩,让人听得入迷。末两句“几院古松巢野鹤,两岐新麦秀山田”继续描绘上方山的自然风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古松、野鹤以及新麦、山田等元素,展现了上方山的美丽景色。最后一句“吟馀庵外还舒步,犬卧柴扃月满天”则是诗人在欣赏完上方山的自然美景后,走出寺庙,回到山脚下。这时,他看到一只狗在柴门旁躺着,月亮已经升到了天空中。整首诗通过对上方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