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和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答题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理解,然后概括总结即可。 【答案】 (1)赵使君后堂同东谷太微太华诸君子集。 译文:与各位贤达一同在赵使君后堂饮酒作乐。 注释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在雨中与朋友相别的惆怅之情。 空堂雷雨送微寒,爱汝萧萧竹万竿。 注释:空荡荡的大厅里,雷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送来了一丝微寒的气息。我喜爱你那高高的竹子,它们笔直挺拔,犹如万根长鞭。 赏析:首句写雷雨交加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后文表达离别之情做了铺垫。次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喜爱之情,用“萧萧竹”形容友人的高洁品质,同时以“万竿”形容竹林茂密,富有诗意。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被饯行于荐福寺时所作。首联写自己清晨起床时珍惜这幽静的环境,而野客则依依不舍;颔联自赞两景之美,恨别之情;颈联借林花与旭景表达内心的感慨;尾联以城南名胜地作结,表达了对名胜的热爱和追游的愿望。 译文: 晨起禅堂珍惜清幽环境,野客西归情难自已。 两处风景胜过我所见,隔年此地足消忧。 林花掩映香台落日,旭景霏微宝殿浮霞。 自古城南有名胜,何时才能尽赏遍? 注释: -
【诗句释义】: 1. 仙家楼观俯层岑,春色逶迤万木阴。仙家楼观俯视着层层山峰,山脚下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万木之间。 2. 槛外歌声初迤逦,寰中人事几销沉。门外的歌声悠扬起伏,天下的人事都显得有些消沉。 3. 谁将玉醴传金碗,自欲浮生憩此林。谁会把珍贵的美酒送给我,我自己想要在这林子里过完一生。 4. 本是无心名利客,悔教华发到如今。我本是个无心于名利的人,却后悔到了晚年才醒悟。 【译文】:
赵使君爱客宴堂中,客人醉后狂歌未央。 自言笑谈伴四俊,虚疑时序到重阳。 炎夏日过雨清凉,美酒当筵岂止觞。 明日东征路更宽,何惜赠章远游人。 注释: - 使君:指赵使君,指代主人。 - 爱客:喜欢招待客人。宴闲堂:在安静的堂屋里设宴招待客人。 - 客醉歌狂:客人饮酒后唱歌狂欢。殊未央:非常热闹。 - 自以:自以为。笑言:欢笑的谈论。偕四俊:与四位俊才一起。 - 虚疑时序:虚妄地推测时间顺序
【注释】 列镇:指分守各地的重镇。迎恩:接受皇帝赏赐恩泽之意。介胄雄:盔甲威猛,英武。赭袍:朱红色的官服。遥映:远远映照。塞云红:塞外的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武臣:武将。敌忾:共同仇视敌人。馀虓虎:留下勇猛如虎的精神。圣主:圣明的君主。忧时:为国担忧。起卧龙:像卧龙诸葛亮一样,有远见卓识,能兴国安邦。天上使星:天上的使者。临阃(kǎn)外:来到边境。斗间紫气:北斗七星之间有紫色的祥云。关中:关中地区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最后两联议论。首句“危楼迥对一峰孤”,写成都城的地势高耸,与远处的山峰相对。次句“哀壑平连万顷芜”,写成都平原辽阔的田野上,一片荒芜。这两句写出了成都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感慨。 三、四句转入议论。前一句“摩诘画图空掩映”,指王维的《辋川图》虽然美丽,但无人欣赏;后一句“伯阳道德岂虚无”,则是指老子的道德虽然高尚
华州张子梅花小酌 梅花亭上午阴凉,芍药栏边春昼长。 雾鬓云鬟何处女,罗衣金钿坐来香。 娇歌欲遣行云住,妙舞空疑乳燕狂。 笑杀西溪能爱客,满缸常酿郁金浆。 注释: 1. 华州张子:指唐朝诗人张籍,字文昌。他与友人在梅花亭饮酒作乐。 2. 梅花亭:位于长安城东的一个小酒楼。 3. 芍药栏:芍药花盛开的栏杆。 4. 雾鬓云鬟(huán):形容女子头发如雾般柔美,如云般轻盈美丽。 5.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佳辰每作看花燕,老去风流亦可怜。 解析: - 佳辰:美好的时光。 - 作看花燕:像燕子一样欣赏花朵。这里可能是指观赏春花的景象,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 老去风流:年纪大了仍保持优雅和风采。 - 可怜:值得同情或可惜。 注释:在春天的美好时刻,我像燕子一样欣赏着花朵,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风格,令人感到惋惜。 2. 草阁于吾非漫兴,花溪同汝试鸣弦。 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月初九日过浒西看牡丹 其二》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解释: 1. 年年高宴赏花天,明日花开赏更偏:每年春天,我们都会举办高级别的宴会来欣赏牡丹花。然而,当花朵盛开时,观赏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更加独特和迷人。 2. 昆弟总能吟五字,儿童不必报三鳣:我的兄弟姐妹们总能吟诵出五个字的诗。而小孩子们则不必学习如何吟唱“三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