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相见亦忧时,事势推移却未知。
岂有明王崇侈好,总缘中使辱恩私。
典刑具在公平法,台谏何劳激烈辞。
掎麈漫思忠献议,英雄当事盖如斯。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和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答题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理解,然后概括总结即可。
【答案】
(1)赵使君后堂同东谷太微太华诸君子集。
译文:与各位贤达一同在赵使君后堂饮酒作乐。
注释:《赵使君后堂集序》是韩愈为《醉翁亭记》写的一篇序文。“后堂”指作者的住所。“东谷太微”、“太华”都是作者的朋友,名之为“君子”以示敬重。
赏析:此篇序文是韩愈为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写,记述了一次宴会上欧阳修等人饮酒赋诗的情景。
(2)群公相见亦忧时,事势推移却未知。
译文:众人相见都为时局所忧,但形势变化又不知其所以然。
注释:此句是说当时朝廷中大臣们因时局动荡纷纷上书谏议,议论纷纷,但皇帝仍不能明察是非,因此大家都忧心忡忡。
赏析:韩愈认为当时的士大夫们“忧时”,但皇上并不明察,因而“事势推移却未知”。这表达了他对朝政昏暗、奸佞当道的不满。
(3)岂有明王崇侈好,总缘中使辱恩私。
译文:哪里有明君崇尚奢侈呢?只是因为宦官们蒙蔽君王,欺压百姓才这样吧!
注释:“崇侈”即崇尚奢侈,“中使”指宦官,此句意为:哪有君主崇尚奢侈的呢?是因为宦官蒙蔽君王,欺压百姓的缘故。
赏析:韩愈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宦官蒙蔽君王,欺压百姓。这反映了他对宦官专权的憎恨以及他的政治理想。
(4)典刑具在公平法,台谏何劳激烈辞。
译文:国家的典章法制都在,台谏官何必用激烈言辞来攻击呢!
注释:此句意思是:国家的典章法制都在,台谏官为何要使用激烈的言语呢?“台谏”指御史台、谏院谏官,此指御史台和谏院。
赏析:韩愈认为台谏官不应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皇上,因为国家的典章法制都在,皇上是英明的,用不着台谏官去攻击。
(5)掎麈漫思忠献议,英雄当事盖如斯。
译文:我闲着无事也想起忠臣李石的建议,如今的英雄豪杰大概也是这样吧!
注释:此句意为:我闲着无事也想起忠臣李石的建议,如今的英雄豪杰大概也是这样吧!“李石”即李石,李石曾任翰林学士,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劝谏。
赏析:韩愈在文中通过回忆往事和对李石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李石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