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
出郭 走出城外,策马而行。 青山十里亭,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茝兰和露采,采摘着茝兰和露水。 禽鸟隔花听,鸟儿在花丛中自由地嬉戏,仿佛在聆听着什么。 左揖仙人墓,向仙人墓致敬。 前瞻使客星,望向远方的使客星。 翻思昔年路,回想当年的道路。 茅屋酒初醒,茅屋中的酒还未完全清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的喧嚣,来到郊外的宁静景象。首句“出郭策驽马”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余霞散江渚”句暗含诗人对知事的依依不舍之情,末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与友分别后思念友人的深情。全诗以“何人共来往,独忆紫芝翁”二句为关键,写知事来时,与自己交结甚密。“独忆紫芝翁”三字,点出知事去后的孤寂感伤。 【答案】 ①云淡倩山夕:夕阳西下,云朵淡薄如倩女轻纱。②灯湖更在东:灯火阑珊处,更远处是湖水映照着月光,犹如白昼一样。③何人共来往:是谁与我相伴来往
岁暮 寒月出在户,江城雁独飞。 【注释】: 岁暮,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寒月”指初冬的月亮。 “出在户”,指月从窗外透进室内。 “江城”指临江的城池。因水陆交通方便,是当时商业、手工业的中心。 “雁”,指大雁。古人常用雁群南飞来比喻人去乡里,或表示思归。 【译文】: 初冬寒冷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到屋内。 江城的上空只有一只孤零零的大雁飞过。 愁绪满怀的人不能入睡,眼泪不觉沾湿了衣襟。
【解析】 “纪梦”是题目。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第五句,写梦中所见;第二部分从第六句到结尾,写梦醒后的情景。 【答案】 译文: 忽然之间,芳年已过,我漂泊在外,寄身于行伍中,寝卧起床都使身体疲累不堪。鬓发已经花白,惊风呼啸,庭树飒飒而动,忧愁不断积累。清夜归魂,仿佛回到了旧日的家乡。园田之中有苍翠的松柏,桑柘树茂盛地生长着,遮住了庐室。鸟儿在云层之间盘旋归来,牛羊下来时,夕阳西下
乌夜啼 石头城上的乌鸦,在漫漫长夜中互相呼唤。紫清道士有两棵树,乌鸦的叫声始终不离树高处。 千声哑哑又万声,酒阑梦醒心犹醉。呼童把烛起开门,照见树上乌惊飞。 庭前拜谢为尔说,我家住旧淮北。慈亲已老返哺情,漂泊异地身如客。 严霜满天江月辉,东方未白群星稀。明朝日出当早飞,莫使泪滴湿衣襟。 【注释】 石头城:指建业城,即今天的南京。 紫清道人:传说中住在茅山的道士。 乌啼:乌鸦的叫声。 千声、万声
【注释】 1. 妾薄命:我的命运很不幸。 2. 凤求凰兮我所思,顾山鸡兮何与栖:我思念着凤凰和鸾鸟,它们都是高贵的神禽,而我是一只山鸡,地位低微,哪里敢与它们为伍? 3. 兰为佩兮芙蓉姿:用兰花做佩饰,身姿像荷花一样美丽。 4. 衷心怀兮谁可知:我内心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可又有谁能理解呢? 5. 良人没兮遭流离:我的丈夫已去世,我遭受了流离失所之苦。 6. 流离极兮忘令仪:我流离失所已经达到极点
桃叶渡边芳草,石头城下寒潮。 六代繁华已矣,月明何处吹箫。 此诗首句"桃叶渡边芳草"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致,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转。"石头城下寒潮"则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感慨。 二联中“六代”指东晋、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这些朝代在历史上虽然辉煌一时,但终归尘土。诗人以“繁华已矣”概括其历史地位及其变迁无常的宿命。而结尾两句中的“月明何处吹箫”
长安道 秦川八百里,直与陇西连。 四达平如掌,五陵多少年。 御柳春深绿,宫花日暮鲜。 阿环新拜宠,走马渭桥边。 注释: - 秦川:指关中平原,这里指代长安附近的土地。 - 直与陇西连:意思是直接与陇西连接。 - 四达平如掌:意思是四面都很平坦,就像手掌一样。 - 五陵:指汉朝的五个陵墓所在地,这里泛指长安附近的地方,因为汉代皇帝的陵墓多建在五陵附近。 - 御柳:皇宫里的柳树。 - 宫花
诗句如下: 星言夙晨驾,千里睦州城。 去去山如发,东南第几程。 闲观垂钓者,乃见古人情。 弃世犹敝屣,浮名安足荣。 注释解释: - 星言夙晨驾:早晨起床,启程前往远方。 - 千里睦州城:在睦州这座城池里,有千里之遥的距离。 - 去去山如发:形容路途遥远,如同山脉连绵不断。 - 东南第几程:询问距离目的地还有多少路程。 - 闲观垂钓者:停下脚步,观看垂钓的人。 - 乃见古人情:通过垂钓者的行为
长相思 长相思,小山下。 小山下,蘼芜秋深没行路, 王孙年年归不去。 江南木落天色寒, 鸿雁沧波连日暮。 我思昔兮金佩环, 美人座上花如颜。 紫芝丛桂纷两间, 下有流水清潺湲。 吹笙鼓瑟心长闲, 别来岁久鬓发斑。 青云猿鹤不可以企及, 魂飞梦往愁乡关。 长相思,何时还。 翻译: 长相思,在小山下。 小山下,秋天的蘼芜已经深深埋没了道路, 而那游子每年都会归来,却无法离开。 江南的树木已经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