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耀
【注释】 1. 壬午:农历正月初五。元日:正月初一。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存余腊:还有剩余的腊月。同云比庆霄:天空中的云彩好像和天空一样高,像在庆祝新年一样飘动在空中。 2. 半明先应朔:月亮开始时,半边已经明亮起来。万玉下崇朝:无数的雪花纷纷降落。 3. 入户方沾苇:风从窗户缝中吹进来,沾湿了苇草。侵盘恰点椒:雪落在盘子里就像点缀的辣椒一样。 4. 轻轻仍作片,密密故封条:雪花轻轻地飘落
归自南都咏怀四十韵,寄呈豫瞻铨部 壮龄疏世务,早岁慕文章。 (年轻时就对文学有很高的追求和热爱) 跌宕三冬久,儃佪百亩荒。 (经过三个冬天的磨练,但仍然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燃松明夜火,斫屧拓晨窗。 (夜晚点燃松明,在晨光中砍伐竹子制作窗户) 未睹玄文就,空令白业妨。 (没有看到自己期望的玄妙文章,只能让平凡的事业妨碍了我) 老亲怜疾病,良夜念行藏。 (父母因我生病而感到担忧
杨花与燕子的哀叹 杨花飘泊,无家可归,感叹流落天涯;燕子依人,感伤时光荏苒。东风送暖,吹拂着它们的生命,却也带来了无常的命运。 译文: 长安与龚智渊联句二首·其二 杨花随风漂泊,感叹自己没有归宿,就像燕子依赖人一样,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面对春风,我们都感到命运多舛,心中充满了悲伤,并非因为琵琶。 注释: 1. 杨花(Prunus armeniaca): 一种常见的树木种子
万里中原付夕阳,江东虽小足称王。虬髯自向扶馀去,珍重临安当汴梁。 注释:万里中原,指代广阔的中原大地;夕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江东虽小,意味着虽然地域不大,但却足以自诩为王者;虬髯,形容豪壮之气;扶馀,古代国名,今属中国吉林省;临安,即临安府,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汴梁,古都城名,这里指宋朝的汴梁(今河南开封)。这首诗是黄淳耀与友人联句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
【注释】 锦段回文窄窄裁:织锦的回文短章,裁成细窄的尺寸。调铅粉:用铅粉涂抹脸面。渔阳:古郡名,在今河北蓟县西南。 【赏析】 闺思其三 本诗是一首咏物寄怀的小诗,以绣花针和铅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远行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锦段回文窄窄裁”:织锦的回文短章,裁成细窄的尺寸。回文是一种文字形式,上下两句或左右两句都互相对应,可以读起来像顺读,也可以读起来像倒读。 “多时鸾镜不曾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内容如下: 坎窞时还过,松筠算合绵。 鞶丝开甲子,鸾鹤降神仙。 楚楚思前事,踆踆看后贤。 白华方有述,银管遂成编。 事久公评见,诚存善庆延。 吾从事讲末,长语谢雕镌。 注释与赏析: 1. 关键词:“坎窞时还过” - “坎窞”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困境或危险之地,此处可能指代一种艰难或不利的环境;“时还过”则表示在这种环境中仍能度过难关,有所成就。 2. 关键词
【注释】 ①三彭:古代传说中的三个神怪,分别指水、火和山。 ②细:仔细。商,商议;商量。 【赏析】 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新春的第一天,诗题中的“戏占”二字表明作者以游戏之笔,抒发自己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 第一句写除夕之夜的景色。诗人在腊月三十日夜,点燃炉火,火光微弱,映红了红红的酒壶,酒香阵阵飘来。 第二句写诗人除夕夜的举动。他笑盈盈地手捧一叠诗集,来到空空荡荡的堂屋中。
【注释】 和:应和,唱和。钟期:古代善鼓琴的人钟子期。宋华子:春秋时期宋国人宋钘(xìn),战国时为稷下学宫的学者。鲁儒生:春秋时鲁国儒者孔子弟子颜回。“营道”指仕途。“干禄”谓求取俸禄。“逃名”谓避世隐居。“荡荡”形容雷声之大。“𡾰嵼”同“霹雳”,雷霆。 【赏析】 这是一首自抒怀抱的诗。诗人慨叹钟期难遇,自己却能自得其乐;羡慕宋华子、鲁儒生,却不屑于入仕争名。全诗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
孙母沈宜人六十诗三十二韵忠孝清门事,悲欢寿母筵。 皇天心似鉴,良史笔如椽。 夙昔兰闺内,经承姆教先。 缇萦情最苦,德曜志何坚。 箕帚归袁隗,柴车挽鲍宣。 蘋蘩供婉昵,机杼出烦撋。 夫子方忧国,单车独首燕。 箸筹南越系,笔换祖生鞭。 跃马金源塞,笞兵木叶川。 危城婴雉堞,飞炮贯狼烟。 此日声名大,将差管葛肩。 身留天北角,家在海东边。 辛苦凭闺范,艰危寄俸钱。 桁悬新翟茀,装斥旧金钿。 食淡逾甘蔗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孙孝若的作品,他邀请同僚们一起观赏梅卧雪亭,并写下了二十韵诗。下面逐句翻译和注释: 寂寞书空久,经过唾地佣。 东皋移胜事,北郭散幽踪。 载去扁舟好,携来百末重。 盍簪谐语笑,倾盖忝游从。 初旭浮波彩,残冰缀岸容。 白边明一径,青处失群峰。 入户无留屐,巡檐乍倚筇。 房廊新蝶领,茶鼎野猿供。 望远能生思,收春并入胸。 折来知影瘦,飘去使心忪。 搔首烦花匠,埋忧对酒龙。 人偕山崒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