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存馀腊,同云比庆霄。
半明先应朔,万玉下崇朝。
入户方沾苇,侵盘恰点椒。
轻轻仍作片,密密故封条。
柳动俄为絮,梅新转学娇。
放鸠同艳曳,映彩各招摇。
客至还披氅,樽开更索貂。
鸡须银画帖,燕合粉图绡。
漏泄春光甚,勾留朔气饶。
形盐妆富贵,市面笑虚嚣。
比屋袁安卧,弥天穆满谣。
衔枚谁入蔡,堕指独思辽。
占验因三白,忧愉判此宵。
追蝗过粪壤,积谷贱琼瑶。
有喜祥风至,无心六律调。
披云斜景见,吹面薄寒消。
渐放松枝直,真如鹤毳飘。
青边烟起爨,润处麦生苗。
呈瑞思玄造,勤民荷帝尧。
赋诗惭郢唱,岁盏或堪陶。
【注释】
- 壬午:农历正月初五。元日:正月初一。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存余腊:还有剩余的腊月。同云比庆霄:天空中的云彩好像和天空一样高,像在庆祝新年一样飘动在空中。
- 半明先应朔:月亮开始时,半边已经明亮起来。万玉下崇朝:无数的雪花纷纷降落。
- 入户方沾苇:风从窗户缝中吹进来,沾湿了苇草。侵盘恰点椒:雪落在盘子里就像点缀的辣椒一样。
- 轻轻仍作片,密密故封条:雪花轻轻地飘落,像是被包裹着的纸条。柳动俄为絮,梅新转学娇: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变成了雪絮。梅花刚开放就变得娇嫩可人。
- 放鸠同艳曳,映彩各招摇:鸟儿们一起展翅飞翔,互相争艳。
- 客至还披氅:有客人来时,主人会穿上厚厚的斗篷。樽开更索貂:打开酒杯准备喝酒时,还要找貂皮毛作为杯子套。
- 鸡须银画帖,燕合粉图绡:公鸡的羽毛用银子做成图案的画卷装饰,燕子的羽毛用粉色丝绸制成图案的绸布装饰。漏泄春光甚,勾留朔气饶:泄漏了春天的气息,让冬季也变得舒适。
- 形盐妆富贵,市面笑虚嚣:食盐被当作珍贵的装饰物。市场因虚浮而显得喧嚣。
- 比屋袁安卧,弥天穆满谣:家家户户都安然地躺下休息,到处都是欢乐的歌声。
- 衔枚谁入蔡,堕指独思辽:谁愿意冒着寒冷去蔡州?只有一个人独自想着辽远的北方。
- 占验因三白,忧愉判此宵:占卜的结果是由于三种白色的东西——三白星的出现,所以忧愁解除;因为心情愉快,所以决定在今晚结束。
- 追蝗过粪壤,积谷贱琼瑶:追赶逃散的蝗虫穿过了粪土,使得粮食堆积到像珍珠和宝石那样的高价。
- 有喜祥风至,无心六律调:天气很好,有喜鹊飞来象征吉祥,我无心欣赏音律的变化。
- 披云斜景见,吹面薄寒消:云朵被风吹开,斜阳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冷风也变得温暖起来。渐放松枝直,真如鹤毳飘:树枝逐渐变直,就像白色的羽毛那样轻盈飘动。
- 青边烟起爨,润处麦生苗:青色的炊烟升腾而起,湿润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呈瑞思玄造,勤民荷帝尧:上天赐福,希望人们勤劳致富,感激皇帝尧的恩泽。赋诗惭郢唱,岁盏或堪陶:我写诗时感到惭愧不如楚辞《离骚》中的屈原唱得美妙,但一年之中或许还能品尝到陶渊明所酿的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日对雪时所作的七言律诗。首联“正旦存馀腊”,说明作者在元日时,虽然已过了腊月,但依然残留着一些冬气;“同云比庆霄”,形容天地间一片晴朗的景象,如同在欢庆新年一般。颔联“半明先应朔”与“万玉下崇朝”,描写了月亮刚刚升起、雪还未完全降临的情景,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雪的美丽与壮观。颈联“入户方沾苇”与“侵盘恰点椒”,则通过风雪中的细节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冬日景象的凄清与美好。尾联“渐放松枝直”与“真如鹤毳飘”,则是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雪后松树枝条变直、轻盈飘逸的感觉,以及雪后大自然生机勃发的状态。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