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期不常有,我自得我情。
营道亦干禄,入世仍逃名。
荡荡宋华子,莫知鲁儒生。
如醉被雷烧,此骨不受惊。
清狂幸如初,𡾰嵼将何成。
【注释】
和:应和,唱和。钟期:古代善鼓琴的人钟子期。宋华子:春秋时期宋国人宋钘(xìn),战国时为稷下学宫的学者。鲁儒生:春秋时鲁国儒者孔子弟子颜回。“营道”指仕途。“干禄”谓求取俸禄。“逃名”谓避世隐居。“荡荡”形容雷声之大。“𡾰嵼”同“霹雳”,雷霆。
【赏析】
这是一首自抒怀抱的诗。诗人慨叹钟期难遇,自己却能自得其乐;羡慕宋华子、鲁儒生,却不屑于入仕争名。全诗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清高脱俗的思想情怀。
首联“钟期不常有,我自得我情”。钟期是善于弹琴的贤人,诗人仰慕不已,而自己却能自得其乐。钟期难得,所以“不常”;但只要自己内心有所追求,就能做到“自得”,不必以钟期为标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自得其乐的情感。
颔联“营道亦干禄,入世仍逃名”。“营道”指求官之道,“干禄”即谋官职。诗人虽然在仕途上努力,但也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即使入世也要保持自己的名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
颈联“荡荡宋华子,莫知鲁儒生”。“荡荡”形容雷声之大。诗人认为宋华子(宋钘)和鲁儒生(孔子)都是贤人,但他们的行为却让人难以理解。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敬仰之情。
尾联“如醉被雷烧,此骨不受惊”。诗人以“如醉”比喻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即使被雷声所震撼,也不会动摇自己的志向。他坚信自己的志向和骨气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信念的坚定。
整首诗通过表达诗人的情怀和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淡泊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名利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