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
皋桥流水带城皞,庑下何由见隐沦。 皋桥: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这里泛指水边的景色。 庑(wǔ)下:官署或私宅的廊下。 何由见隐沦:怎么有机会隐居呢? 逢世生涯无奈老,浪游心事况禁春。 逢世(féng shì): 遭遇世事。无奈老:无可奈何地衰老。 浪游:四处漫游。 浪游心事况禁春:到处漫游的心思更难以忍受春日的寒冷。 谁堪去去因人热,已觉拘拘损我神。 谁堪:谁能承受?去去:离去的样子。 因人热
雨夜怀比玉 经时魂梦暂周旋,徙倚楼中望去船。 冻雨湿云怜泼墨,长更疏点认鸣弦。 床留瓮面同开酒,瓶贮山头共汲泉。 更有一般惭独享,纸窗灯火近残年。 注释: 1. 经时魂梦暂周旋:经过长时间的思念,魂梦都在徘徊。 2. 徙倚楼中望去船:在楼中徘徊,远望那艘小船。 3. 冻雨湿云怜泼墨:寒冷的雨水使乌云更加浓重,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 4. 长更疏点认鸣弦:深夜时分,月光下听到远处的笛声。 5.
【注释】 同方季康栖虎丘铁佛房即事 山中客到栖山寺,时有兰舟载酒迎。 丰草卧来元似鹿,春花飞尽只啼莺。 水边人簇新图见,月出歌残旧恨生。 闲夜泬寥清磬后,荒萤野沼自纵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虎丘游览时所写。全诗以“同方季康”为题,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感受与感慨。 首联两句描写了山中客人来到栖山寺,时有兰舟载酒迎接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将兰舟比喻为“酒”
雨中同茂初闲孟过子薪村居即事 朝寒霢霢荡舟行,渚柳江花白浪生。 客到杯香怜閤小,兴移墨漫爱窗明。 檐前树缺春山出,桥外天低野寺平。 共道主人能下榻,不愁风雨断柴荆。 注释: 1. 朝寒霢霢:清晨寒冷,水面泛起层层白雾。 2. 渚(zhǔ)柳江花:水边的小岛和江边的花朵。 3. 客到:客人来访。 4. 杯香:形容酒香四溢。 5. 墨漫:形容书写时的墨迹洒落如墨般散开。 6. 檐前树缺春山出
【注释】 元日:元旦,新年。唐孟先: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字。垫巾:即“团子”或“团扇”,古人用以扇风遮阳,也有障面的意思,此处指代美人。晏坐:在早晨静坐等待。 不知残腊即春朝:不知道旧历的腊月就是春天的开始。残腊:犹残年,即农历腊月。 时见村翁过野桥:不时可以看到村民经过乡村小桥。 欲访寒梅愁信远:想要去探访寒冷的梅花,因信差遥远而感到忧愁。 稀闻爆竹觉人遥:很少听到爆竹的声音,感觉到离人很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一年春尽送春时” - 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结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伤。 2. “万事伤心独咏诗” - 尽管有很多事情令人心伤,但诗人选择通过吟咏诗歌来抒发情感,显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智慧。 3. “梦里楚江昏似墨” - 这句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场景,梦中的楚江被描绘得如同浓重的墨水,暗示着深深的忧愁和哀愁。 4. “画中湖雨白如丝” -
伍相废祠,吴宫旧事满陈荄,伍子胥的祠堂,吴国的往事充满了陈荄(地名),伍子的残碑被苔藓侵蚀, 碧血未随荒沼没,素车空驾怒潮来。伍子胥的鲜血未曾随荒沼消失,他的灵车却驶过愤怒的大海。 但闻楚水犹金濑,莫问秦庭已炬灰。只听闻楚国的水仍如金色的激流,不要问我秦国的庭院已经化为灰烬。 落日寒鸦倍惆怅,百花原上一僧回。夕阳下寒鸦更添伤感,百花原上一个僧人归来。 注释: 1、伍相:指伍子胥。 2、陈荄:遗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少小兹晨喜欲狂” - 注释:这里的“兹晨”指的是清晨,表达了诗人在早晨的欣喜若狂的情感。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一大早起床时的心情,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兴奋。 2. “相邀结束踏春场” - 注释:“相邀”意味着邀请,“结束”可能指结束一天的活动,“踏春场”则是指春天时节的游玩活动。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春天的活力和欢乐氛围,人们纷纷外出赏花、游玩
【注释】 新赏:新近的赏玩。兴不违:兴致不减。高唱:高声歌唱。独言归:独自说声归去。共穿:一起穿行。疏雨牵花艇:在细雨中穿行于小船上。清樽:指美酒。款:邀请。娇莺:黄莺。见跋:即“见跋尾”,形容眼泪流下来。红蜡泪多时见跋:蜡烛滴下的蜡油,滴在衣上,时间长了就会凝结成斑。娇莺声断一沾衣:黄莺啼叫的声音断了,沾湿了衣裳。已拌白发从今尽:已经白了头发,从今以后都不要了。莫放梁尘到晓飞
春尽 老来珍惜时光,每天游赏。看到春天即将结束,心中满是遗憾。 已经拌上浓艳的花粉与黄土,转觉欢喜和忧愁。 兰叶上的醉痕沾满旧扇,蜡烛花的红泪洒在空楼。 不因为千里之外伤心春色,领口断裂只留下江南的一味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惜春之情的诗。诗人以老惜光阴并日游,及看春尽恨悠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已拌浓艳随黄土"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逝去后的景象,浓艳的色彩与黄土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