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诗句: 到梧州界,闻乱道梗(庚寅) 译文: 我眼前咫尺之遥的梧州路,却让我感到无比忧愁。日暮时分,烽烟缭绕,旗帜在江流中飘扬,扈从们纷纷失散,我在这混乱的道路上寻找皇帝的踪迹。突然听到鲁司马的消息,他竟然无故地自焚了船只!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钱澄之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他在梧州地区因战乱而陷入困境的情景。首句“咫尺梧州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梧州的地点距离感的表达
【注释】: 桐溪:指唐末诗人罗隐的家乡。罗隐曾为官,因不满朝政,辞官归居桐江之滨。 系绳:牵牛系于井中以待其自来。比喻用情专一。百蛮: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绸缪:谓男女相会,亲密无间。土语:指当地土俗语言。 飘泊:漂泊流浪。烟鬟:指少女。 薄命:命运不佳。江湖上:指远离家乡的异乡之地。新妆:指女子梳妆打扮。吴、楚间:指今江苏、安徽一带。蛾眉:指女子弯弯曲曲像蛾的眉毛。不妒:指不受丈夫的嫉妒。家山
【诗句释义与译文】 近家才听丧吾兄,望见柴门百感并。 译文:刚到家听到我哥哥去世的消息,看到家门口,各种感情涌上心头。 注释:丧吾兄 - 指哥哥去世;柴门 - 家门口的柴门;百感并 - 各种情感同时涌上心头。 赏析:开篇点明“丧吾兄”,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诗人刚刚回到家中,就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人难以接受。而当他站在家门口,看到熟悉的场景
桂林杂诗 其九 (庚寅) 注释: 1. 严城容逐客,旅泊亦艰危。 注释:形容城市如同囚禁人的监狱,旅居在外也充满危险。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在桂林生活的艰辛和孤独。 2. 留守时分韵,将军正画眉。 注释:留守时,分韵吟诗;将军正在为眉毛上画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守城时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3. 坐看山色好,浪作楚囚悲! 注释
失路逢元日,客心天外孤。 明霞瞻帝座,野服拜香炉。 梧郡城空弃,浔江路罢趋。 同时诸扈从,何处正嵩呼! 注释: 1. 失路逢元日:在迷路中遇到新年的第一天。 2. 客心天外孤:客居之心孤独地飘向天际。 3. 明霞瞻帝座:在明亮的霞光下仰望皇帝的宝座。 4. 野服拜香炉:穿着朴素的衣服去拜谒神坛。 5. 梧郡城空弃:梧州(今广西梧州)的古城已经废弃不用了。 6. 浔江路罢趋:放弃沿浔江的小路而去
【解析】 “信是粤西破,元公岂望生”:确实是广东西部被攻破了,元公难道希望活着回来吗? “慈孙哀毁日,小妇别离情”,意思是说慈孙在悲哀的时候,妻子在别离的时候,都十分悲伤。慈孙:这里泛指儿子或侄子。慈孙,这里指瞿寿明的儿子或侄子。 “匍匐宵奔难,风尘哭送行”:连夜逃到桂林的途中,风尘中哭泣着为他送行。匍匐(pú fú):爬行。 “平生师友谊,尽在桂林城”:他一生的师生情谊,全在这桂林城里了。
遇曾庭闻芜阴市上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相持莫便当街哭,为到郊原一放声。 注释: 遇到曾庭(曾庭是作者在江南的寓所),听到芜阴市上有卖花的声音。我穿着淄衣(淄衣是粗布衣服),心中万恨平息,但看到你这样伤心,更加伤感。我从岭南经过来到这里,你却要到哪里去? 瓢笠(用葫芦做成的伞或帽子)喜没有家乡的人认出来
金陵,古称南京,历史上曾是六朝古都,见证了无数繁华与沧桑。诗人于夕阳之际,遥望着那座熟悉的城市,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首句“城郭人民迥未移”,描绘了金陵城郭和城内的人民依旧,未曾因时间而改变,展现了历史长河中不变的宁静与底蕴。接下来诗句中的“夕阳鼓角不胜悲”和“屋檐几处添宫瓦,石路何年践御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去的哀思。这些诗句不仅记录了金陵的历史变迁
注释:我正在洛口渡口,马头映在万重芙蓉中。想念弹琴时的场景,门前有重重翠绿的几案,云雾散开后,分出少室山,月亮从山顶升起。半夜吟诗完毕,时常能听到岳顶寺的钟声。 赏析:诗人乘舟渡洛口,遥望洛阳的少室山和登封县,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思乡之愁。“我从洛口渡”一句点明诗人所处位置,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万芙蓉”形容少室、登封一带的景色秀丽多姿,诗人用“万芙蓉”来写山色之美,既形象又生动。“念子弹琴处
注释: 不选择地方,无法找到老师,晚上坐着。 露水下坐很久了,侍者怀疑地问我为什么不坐。 萤火虫在案上照着书稿,虫子在客人床上爬行。 破戒编书的日子里,伤心地见到本性的时候。 静中一滴泪,未许俗禅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性的理解。首句"不择地同无可师夜坐"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求,他不在乎是否能找到可以教导自己的老师,只要有书籍,就可以自学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