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有所闻作 其二 (丙戌) 单于腊火照关门,撤尽防兵野戍存。 岭娇已凭驱铁马,海天何事竖降幡! 甘辞义士田横岛,漫负通侯汉主恩! 此日穷庐归未得,绝班可似故年尊? 注释: - 《有所闻作 其二》是明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 第一句“单于腊火照关门”中,“单于”指的是古代匈奴的首领;“腊火”指的是腊月的烟火,通常用来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
【注释】 永安山,位于今广西桂平县北,因有永安宫而得名。岩阿,指岩石上的洞穴。松关,即松关寺,在永安县西北。 客,此处指作者自己。见谢,见信谢罪。 西风吹客出岩阿:西风劲吹,把诗人从岩穴里吹了出来。 自别松关涕泪多:自从与松关分别以后,我流过不少眼泪。 鹤梦不曾离瀚海:像鹤一样飞翔的梦,不曾离开过浩瀚的大海。 猿声长记挂藤萝:猿猴的叫声总让人牵挂那缠绕在藤上的果实。 近春村暖花全白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诗句解析: 1.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丙戌) - “自永安返至贡川”指的是陆游从永安郡返回贡川县。 - “闻延平信”可能是指他收到了关于延平的信息或消息。 - 这里的“示诸吏佐”可能是告诉下属官员。 2. 蜃楼燕幕等闲看,独笑忧天泪未干 - “蜃楼燕幕”指的是海市蜃楼和燕子的窝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伤乱行三首·其一》的第二部分。全诗共三句,每句四字,韵脚为“霜”,“尝”,“乡”,分别属于“下平七阳”韵部。 注释: 1. 三十年来底事忙,梳头一半已成霜。 - “三十年来”:指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 - “底事忙”:忙碌的事情。 - “梳头一半已成霜”:形容时间之长,以至于头发因长时间梳理而半白。 - “霜”:比喻头发变白。 2. 宵寒被裂山僧绽,病卧药香小竖尝。
注释: 1. 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 注释:鄞江消息(指消息来自鄞江)定如何,怅望旌旗(指飘扬的旗帜)洒泪多。 2. 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 注释:野戍(指边塞上的军营)啼鸟(乌鸦在叫)迷汉帜,荒城(指荒凉的城堡)残月起夷歌。 3. 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 注释:稽山(指会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指南方的越国)宁同王尉佗(指吴国的王孙吴和越国的王尉缭)。 4.
伤心诗 其四 (丙戌) 朱颜回忆画堂新,辛苦牛衣二十春。求婿每惭郤鉴赏,改妆宁为鲍宣贫。 车裘赠我成游子,甘脆劳卿奉老亲。旧是狂奴今作吏,琴书检点仗何人! 注释: 1. 朱颜回忆画堂新:回忆着年轻时的容颜和画堂的美景。 2. 辛苦牛衣二十春:形容生活艰辛,穿着破旧的牛衣过了二十年。 3. 求婿每惭郤鉴赏:每次都因为自己不能嫁给心仪的人而感到惭愧。 4. 改妆宁为鲍宣贫:宁愿改变自己的形象
【注】:丙戌是公元826年。童乌,比喻少年。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诗人自述因遭逢变故,家破人亡,流落他乡,与亲人天各一方,思念之痛,难以言述。诗人用“伤心诗”为题,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全诗以“伤心”二字贯穿始终,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首联写自己身处异乡,怀念妻子。 颔联写夫妻离别之痛。 颈联写自己因遭逢变故,家破人亡,流落他乡。 尾联写自己与亲人天各一方
【注释】 1. 丙戌:宋神宗熙宁八年。紫宸:宫名,在京城。 2. 花间鹓鹭(yuān lù)片时亲:指在宫廷中与同僚相处的一段美好时光。鹓鹭,指同朝的官员们;花间,指宫中。 3. 纶扉(lún féi):指御史台的官署。 4. 南阳旧:指南阳县人。 5. 侯印黄金恩泽新:侯印是古代封赐的一种标志,此处指封赐的官职;黄金恩泽新,指新的赏赐和荣誉。 6. 羽檄(xí):紧急文书。 7. 龙颜
伤心诗 其六(丙戌) 乱去凌霜志苦坚,褰衣誓死自年年。贞心早兆庐居梦,幽恨难旌节母贤!震泽尸浮通市泣,汾湖诗出万人传。太常一字芳魂慰,列传何时付史编! 注释:乱世之中,我立志坚忍,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战斗。我的忠诚之心早已在梦中显现,然而我心中的哀怨却难以被世人所理解。在震泽,我的尸体被丢弃在市集上哭泣,而我在汾湖写的诗歌却被万人传颂。然而,这些荣耀和名声并不能安慰我那逝去的生命。 赏析
无题其二 丙戌 山深辇路费春锄,江、楚遥遥望属车。 岂有千官怀去就,翻劳万乘久踌躇。 朱提喜赐儒生对,黄帕传看边吏书。 廷议半年长不决,澶渊亲诏已全虚! 注释: 1. 山深辇路费春锄:深山之中的辇道被春天的锄地工作所覆盖,意味着山路漫长且不易通行。 2. 江、楚遥遥望属车:长江与楚国之地远远可见朝廷的属车驶过,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3. 岂有千官怀去就